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通过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概念,建立数学思维。合理高效的教学与训练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其应用实践。本文详细讨论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养成路径,分析了不同培养路径的实践方式,并探究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为高中数学教学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帮助,提高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路径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熟练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能力,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锻炼学术数学化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多种培养和实践模式,分析讨论不同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有助于灵活高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并锻炼学生应用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

一、 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

采取积极有效的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路径,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空间思维、几何思维、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思维以及数据分析思维等知识类别。通过培养学生具备具有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函数等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并锻炼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联的能力。

二、 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养成路径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课程配置、教学方法、课后反馈、教学评价等过程实现。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对数学课程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综合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和难度,因此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在上述各个实施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更需要具有全局意识,整体上把握各个过程与路径的配合。

1. 教学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数学核心素养的入门难度,提升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接受与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模式。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对数学基本知识、学生能力、课时、应用实践等因素的合理搭配进行教学设计。

2. 课程配置

在以往的数学课程配置中,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反映在课程配置上,就是教学课时过多,习作课时过少。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熟悉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课时、学生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模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习作课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思维模式。

3. 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演绎和推导,形象化地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创造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演绎和推导进行思考和分析,锻炼学生的推导和抽象化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模式。

4. 课后反馈

在高中数学培养过程中,课后反馈一般包括习题练习、习题测验、课程抽查等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以及数学基本思维模式的能力,通过一定程度的课后反馈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对已学习数学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揭示出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点,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为更加合理的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建立合理长效的课后反馈机制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培养,使得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和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5. 教学评价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因此,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教学评价模式,其旨在建立一种学生与教师交互式联系平台,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配合,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学生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总结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缺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水平。

三、 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抽象化思维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抽象化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值等概念。反之,将实际案例抽象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基本知识与理论进行计算分析,就是一种抽象化思维的实践应用模式。如在“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中将其与实践中的抛物线过程联系起来,将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平抛运动过程抽象化为抛物线运动,将做抛物线运动的物体抽象化为质点,将物体的抛物线运动的规律与曲线与方程进行结合,并运用曲线方程的数学知识分析和理解并推导物体的抛物线运动规律,并与实际经验相对比,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中还包括构建模型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模型意识、构建模型能力可以将实践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模型化、简单化,进而通过已有模型与理论进行分析。如在实践过程中面对结构复杂的物体时,可将其简化为多个简单结构的叠加,如圆锥和圆柱体、正方体的叠加,将复杂结构通过建模进行简化处理,进而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分析复杂物体的基本数学特性。

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将数学基本知识理论以及数学思维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去。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需要建立在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掌握与理解的基础上,并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探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将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理论,有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并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关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亚太教育,2016(26):165.

[2]王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4.

[3]章建跃.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7):44-49.

作者简介:

张淑贤,福建省龙岩市,南安市国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