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构高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学科目标对于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学科目标建构策略,促进教与学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目标建构

一、 引言

高中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独立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中建构完善的目标体系,有助于学生从认识和情感的角度重新认识历史,将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健全学生们的品格。

二、 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界定

建构高中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是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历史学科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各时代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生物介绍加深学生对世界文明的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意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以史为鉴”的意识、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美感意识。对学生多方面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下的历史学科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训练,历史思维是一种通过学习历史而形成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素养,这种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智力和素养。

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三部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实际对这三部分进行设计。落实高中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需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到课时目标的层层任务入手,建构全面完善的历史学科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评价等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 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陈述

完善高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义务,学会做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地完善。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在不同领域中的分类,从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两方面在历史学科中所经常使用的动词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加以具体说明。

在认知领域中,第一层级是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具体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可以进行陈述或举例等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可以对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与外国签订的重要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进行流畅的口述。第二层级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体要求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基础识记后,达到可以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等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朱元璋和刘邦这两位开国皇帝的相似之处。第三层级是对学得的知识进行评价,具体要求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辨别和鉴别,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发散性强的题目,帮助学生们自主思考,如评述人民群众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第四层级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具体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学会观察、剖析、论证和反驳的能力。

在情感领域中,第一层级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情感接受,具体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表达出相应的情感,如同情、赞赏、义愤和蔑视等,例如赞赏邓世昌的爱国行为。第二层级是对情感认同中的具体事例或人物行为可以达到寻求、相信、效仿或举例说明,例如雷锋的事迹是值得学生们效仿的。第三层级是对认同的情感价值事件和人物进一步的确信和实现,例如,确信“文化大革命”搞乱了经济、文化和人心。第四层级是品格形成,这要求学生从简单的价值认同到坚定、实践,并勇于承担责任,例如让学生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

四、 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建构策略

(一)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而,在历史学科的教授中,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且还需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和整理历史知识的同时,构建清晰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框架。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就可以将封建社会分为五段:确立和初步发展阶段;第一次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繁荣时期;再一次民族融合时期;衰落时期。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框架,使学生可以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全面地把握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络产生一种宏观的认识。例如,可以让学生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从背景、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两次变法的作用和实质。

(二) 优化历史教学技术手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优化教学技术手段,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授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并为学生播放相关影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 完善历史教学的考试与评价

高中历史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改进历史教学的考试与评价。第一,需要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在教学内容的教授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在教法的选择上,注重学生之间的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第二,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察。历史学科的成绩除了平日表现和学业成绩外,还需对一些学习活动,例如历史演讲、历史考察等活动的完成结果进行相应的成绩累计。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加需要知识应用和实践的能力的掌握。

五、 结语

高中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从理论基础到具体实践都处在实验的阶段,具体的成效还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在新时代下,我们必须建构并完善具有特色的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实现高中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焱东.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叶莉,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