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红 张庆萍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融的关系。学校教育有目标、有内容、有计划,系统性地学习文化知识,将独特的地域文化引入学校课程,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通过编写特色教材、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举办活动,可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教育;特色教材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唯一的一个边境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也欠发达,所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西部蒙古族特色文化。肃北县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近年来当地的一些文化人士收集、挖掘、整理了《肃北民间英雄史诗》《肃北蒙古民间故事》《肃北蒙古族民歌辑录》《肃北蒙古民间故事传说》《肃北蒙古人》,还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手工艺制造、祝赞词、筷子舞等,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肃北的蒙古族人民经常互相学习、交流合作,形成了充满地域特色的肃北蒙古族民族文化。

学校教育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以外,像充满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肃北蒙古族传统文化,基于本民族、本地的特色,能让人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舞姿优美的民族舞蹈、旋律悠扬的蒙古长调以及射箭、博克体育运动,也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有效促进教师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并在学校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文化氛围;也使学校的办学风格具有自身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能够培养学生和教师对蒙古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可通过以下措施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一、编写特色教材,开发校本课程

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在批判中继承,在选择中借鉴,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特色教材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根据蒙古族学生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生产生活特点,将民族传统文化中作为补充学校教育的内容引进学校,编写适合当地学生的乡土教材,如将民族史诗、蒙古族民歌、民族体育运动、民族音乐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饮食以及风俗习惯编写为特色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意义重大。学生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传承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前国家生态治理和精准扶贫政策,为本民族培养更多人才,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发掘民歌,开展民族体育运动会,举办民族音乐舞蹈比赛,欣赏民族服饰,品尝民族饮食等,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牧家乐,吸引八方来客,让当地各民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设多种类型的课程,尤其是综合活动课程,赋予学生自由选择和参与的权利,调动学生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性。(1)在小学低年级可以实施“爱祖国、爱民族、爱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例如“沙嘎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快速动脑动手,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小学中年级以传统民俗、美德、体育、艺术、语言文字教育为主,实施民俗教育,设置体验性课程,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升了,可设置理解性课程,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古代哲学思想、科技、教育等内容,可开设射箭、博克等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2)以“第二课堂”延伸传承民族文化。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将安代舞、萨吾尔登引进校园替代了课间操,既强身健体,又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开放学校的蒙古传统文化游戏室(主要包括蒙古象棋、鹿王棋、沙嘎),蒙文书法室、马头琴室等特色功能室,组成蒙古音乐、舞蹈、射箭、绘画、博克等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为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特色教室也成为蒙古族学校民族团结和爱国教育实训基地的一部分,供全县各族干部职工和各学校师生来体验、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增进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爱国、遵纪守法,有担当和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以活动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服饰等,不仅包含蒙古族特有的审美观念,还对理解自然和人生具有启迪作用。学校以纪念成吉思汗诞辰、祖鲁节、母语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承办八省区蒙古族中学教育协会年会,“孟赫簇茹雅”诗歌文化艺术大赛,“孟柯海尔汗”蒙古诗歌、祝赞词暨斗智语大赛等;通过沙嘎游戏比赛,开展非遗进校园、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等宣讲学习教育活动。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构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新生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多渠道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小学特色课程建设——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