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艳

摘 要: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贯穿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不仅体现了古诗词的重要性,还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还可以丰富学生思想,更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结合小学语文中年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中年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古诗词是一种有深度的文体,也是文字的一种组织形式。古诗词可以反映诗人的情感,其中的字眼可以触及人们的灵魂。所以,学习古诗词不能太死板,应该由浅入深地理解古诗词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对古诗词认识不到位,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通常结合注释逐句翻译诗句,再让学生背诵古诗。这种讲授古诗的方式比较固化,虽然可以使学生记忆古诗词,但是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潜能发挥受到限制。

(二)重视知识点,忽略古诗文意境

古诗词可以用短短的一句诗,为人们勾勒出宜人的意境。比如,部编版六年级学习的《寒食》这首古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仿佛我们就能看见春季的京城,到处飞舞着柳絮和落红,寒食节东风吹着皇城中的柳树。但是,有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古诗词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忽略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内涵,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无所体会,使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古诗词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教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让学生记忆古诗词。忽略了古诗词中的德育、人文等教育,导致小学古诗词教学内容单一。还有部分教师忽略了古诗词中可以感染学生的内容,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最终使古诗文教学意义得不到发挥。

二、改进小学中年段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内容丰富,且诗词语言精练,具有美好的意境。但是,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年龄偏低,其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古诗词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其知识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高,可能会使学生无法体会古诗词中的诗意。对于这种情况,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古诗词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乞巧》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由设疑法导入,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好奇心,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呢?今天这首古诗讲的是四大民间传说之——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感人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设疑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使古诗词授课更具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采用歌诀教学法,教师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带领学生一边划拍子一边大声诵读古诗词,有助于体会其中音律。过程中应注意节奏性,比如,《山行》中,可断句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通过背景了解诗人,促进学生学习

在古诗词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借用背景资料使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了解。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学习的《赠刘景文》,是作者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时所写,作者在杭州见到刘景文时,刘景文已经58岁。苏轼向朝廷保举刘景文后,仅两年,景文就去世了。苏轼感到好友刘景文人生坎坷,以景色作此诗,表达作者对深陷窘境的友人的劝勉和支持。以此可以使学生通过了解古诗词的背景,结合历史事件,感受此诗表达的乐观向上的情感,可以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

(三)拓展意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古诗词很美,美体现在诗词语言,更体现在诗词意境中。倘若语文教师在讲授古诗词过程中,只重视古诗词基础知识讲解,会使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思想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应发挥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才能使教学更具有效性。此外,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古诗词相关内容,强化古诗词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真正体会古诗词。比如,在讲解《咏柳》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咏柳》。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感受其中的美好,使古诗词学习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发挥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D].苏州:苏州大学,2018.

[2]李军.中年段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3):95-96.

[3]徐旭.小学中高年段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研究[D].苏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