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蓉

摘 要: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形成。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被接受,而将生活化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从而降低知识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和生活有密切关系,那些数学上的例子都来自生活,生活常常需要数学知识,将数学用于生活,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从而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架构。教师要从教师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开始,分层次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生活为研究数学知识之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存在帮助作用

其实,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还是有密切关系的,在课堂中,我们发现所有的数学例子都取材于生活。例如,计算食物消耗状况或计算时间的问题就是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知识。

(二)促进数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小学数学生活化就是教师从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开始,逐渐转变为复杂的数学知识。这是梯度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起,激励学生积极进取,鼓励学生投身于课堂教学,精通数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不足

(一)理念不完善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有限,又缺少自学意识,教师讲解是传递数学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它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学生常常很难理解,教师要通过例题、练习题的帮助,反复讲解,完成知识的传递。教师应该将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改革教学观念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不重视对数学知识的讲解

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数学课上,小学数学教师忽略“生活化”教学法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理论性知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因为小学的教师很熟悉数学教学的内容,并且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惯于用灌输式方法来教授学生,但使用“生活化”方法,会增加数学教师备课所要多花的时间,引起许多数学教师的反感。此外,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教学,必须进行比较详尽的理论解释,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这种观点导致小学教师只注重数学原理,在知识传递方面,忽略了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忽略了小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功能。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热情高。所以数学教师应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把生活要素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能够增加课堂乐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3.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师可以播放生活中常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比如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长方体或正方形,如学生用的文具箱,并让学生以观察对象作图,用长方体或正方体来描绘物体,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改善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模式,即发挥家庭在数学教学生活中的作用,生活教育要延伸至学生的家庭生活。比如,小学数学的乘法口诀,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后续研究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盲目地让学生背,结果也许不太理想。可以推荐父母把乘法口诀表放在客厅,让学生在家就能获得有关的知识。与此同时,父母去市场买东西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计算,设问“2只蛋卖3元,10只蛋的总价是多少?”学生能将乘法应用于生活,在家校合作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协同授课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教学生活覆盖率,之前的数学测验更需要借助合作教育模式,父母可让学生参与家庭生活,使其学会数学知识,它是一种参考标准,可以找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不足,并设法改善环境,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进一步提升功能。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展示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改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夏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运用分析[J].明日,2019(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