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初中学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前途都有着直接关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愈发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生的素质不高、心理状态不佳,这很容易让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除此之外,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如果他们出现心理问题,那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影响。在新时期,教师的道德与法治素质高低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重要影响,这需要学校加强道德与法治建设,提升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的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以学生品德上出现的问题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为目标,其内容在于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规则的学习,逐渐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学生逐渐厌倦且难以接受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可以从道德规范教育入手来规范或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以教育教学模式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是自上而下的简单灌输,虽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学生却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很容易限制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师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容易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心理疏导的方法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共同讨论法、疏导法和宣泄法等。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法来替代之前简单粗暴的方法,教师可以先放下自己的身段,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他们谈心,在交流中得知他们的困扰,排解他们的烦恼,学生也更能听进去,放下内心的包袱,主动找老师解决问题,这样能使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补充,所以,为了使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刻不容缓。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一)在教育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从教育方法来看,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着一些差异,但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地方存在。对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发现二者的相同、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的最大优势。心理健康教育在近几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其知名度并不高,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地区,几乎没有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等着学生来寻求帮助,而是要借助道德与法治教育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主动为学生讲解、宣传一些基本知识,分享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活动课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简单的方法来展开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潜能。此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也应该进行改变,不能高高在上,一味训斥学生,而是要借助和参考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温暖、积极关注、真诚和尊重等方式,认真聆听学生的需求,在交流中观察学生,仔细辨别,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知识、热情的态度帮助学生提高素质。

(二)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

当前天水地区大部分中小学校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没有心理学专业的医务人员,部分学校甚至连心理咨询室都没有;大部分学校都是由班主任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也担任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心理学专业教师的缺失一时无法弥补,这也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者在这段时间内将会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因此,学校要将道德与法治课和心理课有机整合,让德育工作者不仅掌握道德与治教育原则和方法,也能知晓心理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此外,还要发挥网络的作用,与学生家长互动,构建学生心理与思想教育的平台,关注学生在心理上与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做好学生教育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切不可妄想一蹴而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