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建议,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借助议题式思政课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下,在平等协作、小组探究、自主讨论的环境中,通过对议题的思辨探析,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进程及法治等各个体系,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新时代条件下,议题教学已成为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和培养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引用议题、引入情景、引发讨论、引导教学,去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使学生真正认同思政课学科价值,提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教育部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为例,以培育思政课学科素养为目标,通过创设议题,在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四个环节探索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创新探索与具体实践。

一、前置议题,让预习更入境

议题式思政课教学是以生活议题为引线,以现实情境为载体,以具体活动为路径,以思政课知识为中心,以思政课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新型思政课教学方法。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议题的确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以解决学生接触社会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感悟人生百态。教师议题设置从贴近学生具体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入境中主动学习、深刻感悟,实现参与认同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为教学预设议题,能实现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提前预习书本知识,在探究议题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培育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核心素养,也能为正式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好必要准备。

在讲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时,我在课前设定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特征?其根本目标是什幺?议题,通过创设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搜集、整理、查询“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关资料,让学生贴近生活感悟知识,了解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学生收集到易地扶贫搬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认识到我国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生通过走进生活,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公共参与度,也为本框课堂学习积累了素材、奠定了知识基础,有效推动了学生对思政课教材的深刻理解。

二、巧借议题,让导入更有效

议题式思政课教学是学生基于对生活情境化主题探究、发现、体验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养成品格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思政课议题教学中,议题作为统领,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在思政课课堂设置议题导入中,可以实现人和生活情境之间持续而有意义的互动,收获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双赢效果,给课堂导入形成正确引领,使课堂导入自然、有效。

在讲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时,我首先播放视频材料《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设置“镜头材料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优越性”等议题,通过新闻视频和事件导入,议题紧紧围绕政府对新疆的发展成就与措施,紧密结合教材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我国政府的职能展开探究,引起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通过议题探究与分享,让学生通过具体议题理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感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让学生认识到政府通过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充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市场各种主体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时政热点引导,不仅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和获取专业知识,还在议题探究中深刻认识和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和真实温度,助力培育学生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议题式教学将书本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不断诱导学生思考思政知识、运用思政知识的兴趣。

三、嵌入议题,让课堂更灵动

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知识传授,在多次讲授和重复训练中实现书本知识的被掌握和巩固。议题式思政课教学以思政课标为“标”、以思政课本为“本”,现实议题是纽带,链接着情景、活动与任务。议题式思政课教学汲取了活动型主题情景式教学集约、高效的优点,要求围绕中心议题展开思政课教学。通过引领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鲜活议题,使学生聚焦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议”的书本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本节学科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使教学服务于培育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实现学生在议题统领下自主辨析、深度思考、充分表达。教师通过对具体议题的确定,实现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的有机融合,通过议题思考相应的课本内容,让思政课堂灵动起来。学生在商议或争论中,实现了思维从自我认知出发和现实经历的出发,产生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拓展,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通过思辨能够提升思政课学科素养,重构心智结构和价值体系。同时,学生通过解决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的议题,能够培养综合思辩能力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中,我采取了生活议题驱动的方式,将问题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擎,贯穿于整个思政课学习过程,以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使问题能激发学生将知识处理的结果与自身的现实状态联系起来,把对知识的关注引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播放视频《全球缺芯和面对“一芯难求”的火爆市场,作为投资者会怎幺做呢?》,并设置“假如你作为一名投资者应如何对待”“你认为国芯崛起需要哪些条件”等议题,让学生扮演角色,阐述各自的经营策略,在模拟体验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市场体系知识,增强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公共参与意识;通过情景模拟也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视频中市场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是违背市场规则的错误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诚信和法治意识。通过议题使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知识有序生成,形成灵动的思政课堂,推动学生知识的潜移默化、情感的持续升华、素养的逐步内化。在思政课教学中,既落实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又体现了思政课特有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议题式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及亲和力。

四、后置议题,让教学更拓展

思政课课堂是开放的、鲜活的,需要不断地去拓展。高中思政课课标提出了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情境议题中探究与思考,实现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深度学习和挖掘。在思政课教学中利用后置议题能推进思政课程化向课程思政化的拓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建多维并举、综合融通的思政课育人格局,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教学载体。教师在课后设置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有效实现对下一节知识的预习,达到承前启后的双赢功效。

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课后,我设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成就了中国奇迹”的活动议题,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结合实例认识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性,深刻领会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幺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幺好。学生理解了课堂知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教学,让学生领会到思政课理论的实践价值,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思政课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议题式思政课教学作为培养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思政课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思政课教学的基础表现是以议为形式,以学为内容,教师设置合理的议题是活动型思政课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围绕现实议题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做好议题选择与应用,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各环节的探究中涵养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在知识得到领悟和内化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逻辑和辩证思维的思政学科素养,提升思政教学的鲜活性和育人性,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思政教学,引领学生思政课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育德”与育智的有机融合。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立项号:GS[2019]GHB06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刚(1967—),男,甘肃白银人,本科,正高级,研究方向:高中思政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