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从2018年高考来看,语文试题灵活多变,又在一定程度上坚守根本。

一、宏观印象——融合加深

近两年的高考题在宏观上给笔者的突出印象就是融合。首先是各种考点的融合。很多师生觉得2018年高考卷做起来不顺畅,就是因为这套卷中各题型并非处于它常见的位置,各个文本之间的题型壁垒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各文本间的经典题型进行了互换和融通,从而造成了一种答题时的生僻感。

请看我们本次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声电影》的主观题: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表达技巧题,而在以往的训练和考查中,这个考点多被放置在小说阅读的客观题中或古代诗歌鉴赏模块中。再来看2018年全国卷Ⅱ诗歌鉴赏题: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幺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中重要意象作用题,而在以往的训练和考查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作用”较常见。同样,2018年全国卷Ⅱ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融合了图文转换的考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题干中融入了相关的生活常识,原文中并没有出现“政府”字眼,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文本中“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测出这些行为的实施方应为政府部门。

最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卷Ⅱ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强调了情境下的考查,也更好地体现了考点的融合,第17题在C和D两个选项的比较中,“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和“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实际上是将对得体的考查融入了补句题中,“起……作用”一般用于褒义语境,而且整段文本语言风格简洁凝练,与C选项文风相合。而在第20题的考查中,我们发现以往最常见的谦敬关系的考点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病句题中常见的搭配不当(社会热点的关爱者)题型的融入。

以上各个模块考点的融合和互换恰恰反映的是命题者的反押题、反套用思维,它不脱离考纲,但却让考纲的各部分内容流动起来。王维曾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们在平时命题和带领学生备考时也应在典型题的基础上增加这种融合和互换考法的训练,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打破文本对应题型这一壁垒,全面关照各道试题。

此外,融合还体现在各种文本的融合。

在2013年全国卷Ⅱ出现小说《峡谷》后,我们明显看到了高考小说选段的散文化倾向,没有一波三折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一种自然平淡的方式书写,景物描写多,对话少。还有另一类古文化倾向的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中还有点古文的影子,在用词上造成了学生的隔膜之感,如萧红的《黄河》,鲁迅的《彷徨》选段,汪曾祺的《徙》。多数学生最怕的就是这两类在阅读上设置障碍的文章,虽然2018年全国卷Ⅱ的文学类文本比较易读,但为更好地备战2019年高考,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每周精选几篇一流作家的散文、小说、时评和说理雄辩文给学生精读(如阎连科,迟子建,莫言,周作人,李零,蒋勋,沈从文,汪曾祺,阿城,张爱玲,王安忆,阿来,刘亮程等),引导学生去适应不同作家的文风以便平心静气地应对考试中的任何形式的文章。

除了小说文本融合散文、古文等,我们常见的还有散文文本诗化,诗歌文本叙事化等(2016年全国卷Ⅱ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和2018年全国卷Ⅱ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都是长篇叙事诗节选,且考查方向有淡化手法侧重内容理解的趋向),这些融合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微观视角——脱套去陈,细节强化,逻辑稳准

仔细分析2018年全国卷Ⅱ的题设和标准答案,笔者发现很多试题问法经典,但答案非经典,此外,阅读材料的文学意蕴加强,价值观导向作用明显,很多细节成为答题成败的关键,但仍有万变不离其宗的逻辑考点继续出现,维持着试卷题型的稳定。

(一)经典问法,“非经典”答案

在2017年全国卷Ⅱ的《送子由使契丹》中,我们看到了送别诗这一经典题材,在常规答案中,送别诗常有依依不舍之情,然而,当年的答案呈现的却是旷达乐观。2018年高考题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题目经典但答案“非经典”的例子。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6题参考答案。

6.(1)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一些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小说的技巧时,只强调常见的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突转或欧亨利式结尾,而忽略反语、口语和书面语混搭这类手法的强化训练,而本题恰恰又是采取了反押题、反套路的思维,考查了学生对不常见的手法的辨识能力,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要给学生做充分的补充和拓展延伸,不要让学生的思想禁锢在答案模板的范围内。其实,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④《拿来主义》中,重点手法就包括反语,这提醒着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应重拾教材,重视课文内重要手法的讲解。

(二)小说易读不易懂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层面,《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提到:“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018年全国卷Ⅱ高考小说《有声电影》在阅读上几乎没有障碍,但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吗?恐怕很难。虽然今年小说没有设置关于主题的考点,但对主题不能很好把握终究是作答小说考题的一大隐患。在笔者看来,在平时引导学生多见多积累一些深刻的主题,学生才会在考试中有思维的方向,进而合理地表达。我们可以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印发两篇文章给学生阅读,例如:原始生命力的赞歌(《峡谷》),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的忧惧(《锄》),现代城市生活者的焦虑及人的异化(《城市人的压力》)等,使学生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并以主题为目录整理成册,时时回顾,把抽象主题融入到经典文本中去理解和记忆。

(三)强化细节,深读文本

在反押题、反套用的思路下,高考题将学生倒逼回文本细节中,考查学生细读、深读文本的能力。说到细读,其实很多题设的用语本身就值得咀嚼。如2018年全国卷Ⅱ第5题: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题干中“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有很强的指向性,由此可知应该按照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概括分析:没看电影之前;听说新奇打算去看;到了电影院以后;看完电影以后。有了这样的时间抓手,我们再回到文本,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神态,再用合理的抽象词汇表达即可。还要注意,笔者的学生在作答此题时曾答出“观影过程中喧哗,说明素质低下”这样的答案,我们对照题设仔细分析,可发现,“素质低下”并不属于面对新奇事物的心态,故而提醒我们,答题要紧扣题设。

(四)逻辑关系依然是选项的主要设题点

出于醒目考虑,笔者将2018年全国卷Ⅱ高考试题诸多选项中涉及逻辑关系提示词加点:

1.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目的关系,对比关系)

8.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条件关系)

11.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并列结构+绝对化)

14.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时态,并列结构)

由上可见,句间的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以及程度副词、代词、绝对化用语、时间词等,依然在客观题选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去抓选项中易设题的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去文章中比对考点,提高做题效率。

整理上述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特点,面对2019年高考,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①练习考点圈画,尤其是形成对逻辑关系标志词的敏感性,让学生有一双能在选项中捕捉考点、迅速定位的慧眼。

②把客观题当成主观训练,借助选项来记忆答题术语,扩展术语范围。

③抽象的概念或方法必通过具体文本记忆,以题代法。

④回归语文教材,且绝不限于古文古诗背诵篇目,如《望海潮》中的“凤池”,《永怀古迹》中的“紫台”“青冢”,《水龙吟》中的“鲈鱼”,《秋兴八首》中的“砧”,《雨霖铃》中的虚实结合,《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拿来主义》中的反语,《苏武传》中的斥候、《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等。此外,教材中出现过的古诗文作者,在我们备考复习时也应该加深了解,近些年高考诗歌的作者很多是课内出现过的,如杜甫、苏轼、欧阳修、李白、陆游。试卷中不会再给出这些人物的生平经历,所以对此进行专项复习对于诗歌鉴赏模块的突破必有禆益。

⑤诗歌练习:以诗当文,翻译串讲,提高学生编排连缀词语的能力。

⑥命制新颖的语言文字运用题,注意上下文语境的考查。

⑦阅读积累:广泛阅读,适应不同作家的文风以便平心静气地应对考试中的任何文章,并为写作积累佳句和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