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专题

彰显改革价值 引领创新时尚 谋求合作共赢

2016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在京隆重举行

本刊讯 (记者 苏瑞霞)日前 ,由教育家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2016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相关领导、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校长、教师等共计1300余人参加了活动,众多知名教育信息技术产品研发企业也带来了最新的研发成果。

开幕式由教育家杂志社总裁徐功明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柯春晖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的主旨演讲。在三天时间中,大会通过圆桌论坛、专家主旨报告、优秀经验交流、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展、教育创新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校长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并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为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协同创新,提升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问计献策。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李金初、国家督学成尚荣、着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等专家先后同校长们分享了他们的教育心得,令大家颇受教益。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家杂志社重磅推出此次大会,为中国基础教育界提供了一次大聚会、大融合、大交流的良机,对今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秉林

破解教育热点问题,关键是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当前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越来越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迈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任重而道远。要破解这些教育热点问题,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而关键是提升学校校长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推进教育创新和依法治教,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

校长要将更新教育观念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先导,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要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育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要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教学活动,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加强系统研究,推进综合改革

校长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主动回应社会诉求,满足公众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多样化探索

校长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要关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变革,探索参与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推进课程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开展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实践。要加强校本研究,开展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探索,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

关于教育,有三句教育名言对我影响至深。第一是雅斯贝尔斯曾说过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第二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指的是教育要按照季节来培育学生,不能拔苗助长。需要精心的呵护,也需要耐心的等待。第三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不要‘乌托邦’”。这恰恰表明教育必须有着眼未来的精神,尤其是中国的教育。

着眼未来是指我们应该具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哲学。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真正摆脱规模发展、外联扩张的禁锢,更加注重教育耐力发展和品质提升;我们要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结构,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我们要有更多的好教师,他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有更多的好校长,他们坚守教育使命,引领学校发展,努力做社会楷模;要有与国力相称的教育保障能力,要给孩子们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珍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独特的生命,减少校园歧视与欺凌;全社会对教育公平有更多的信任,不用总是为学区房而纠结焦虑;我们的教育要具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不断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我们的教育要有远景,有初心,有执着,有守望,既充满现代气息,又有泥土的芬芳,还有无忧无虑的放学路上。

>>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 柯春晖

只有在着眼于未来的基础之上,深刻思考并践行诸如核心素养培养、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有深刻意义的教育命题,如此才能有助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家办学,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生命成长。

正是基于这些意义,“2016中国校长创新与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讨论的话题,如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有着深刻含义,有助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助于教育家办学,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