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编辑 | 姜乃强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校长万玉霞:让生命之“树”常青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编辑 | 姜乃强

在老母亲76岁生日时,万玉霞与母亲畅谈人生,她问母亲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幺,母亲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围着你们这几个孩儿转了一生”!

听了这句话,万玉霞的眼眶湿润了。万玉霞说:“不仅仅为母亲一生的默默付出而感动,我更想到了我担负的教育职责,不就是围着学生转一生吗?”

拓荒者

2000年10月,武汉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公开选拔常青教育实验区新校校长,万玉霞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

可是当2001年万玉霞第一次踏进常青第一小学时,迎接她的却是满目的荒草和空空的校舍,而那时离开学已经不到两个月。

万玉霞顿感肩上的担子一沉,但这却更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片荒地变成一所铺满常青藤的名校!”

当时,身边既无队伍,又无办公地点。她每天顶着烈日,跑各项开学前的审批手续;缺乏资金,她和当时身边仅有的三个学校干部自己紧急筹集了5万元,又拿身份证四处作抵押赊回办公设施;没有生源,她带领这几个干部在烈日和风雨中发传单;在建设学校时,她和老师们蹲在马路边吃盒饭,挥汗如雨,抓紧筹备开学前方方面面的工作。

建校后,万玉霞严谨的治学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肯定,学校一年一个变化,不到3年时间,生源数由最初开学时的百余名学生增加到了现今近5000名学生。

爱润心灵

如何把学校“树文化”做大做强?如何把校园建成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绿色天堂,让孩子们每天在大树下演绎着精彩的人生故事?

万玉霞从“常青树”这个校名出发,提出了“新生态体系下的生命发展教育理念”。

她说,“办对学生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就是要关爱好每个学生,发展好每个生命。教育无捷径,唯有付出才能收获学生成长!”

万玉霞鼓励每个学生每天用“百字文”记录当天发生在校园里的最值得记录的事。

一位七年级同学写到了“两个包子的故事”:一个孩子参加期中考试迟到了,万玉霞在巡堂中碰到了他,没有批评他,只是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病了,是哪个班的,还赶到考场递给了他早餐,嘱咐他趁热吃掉……他写道:“天呀,还有一只一次性环保手套!校长妈妈考虑得好细呀,怕我抓包子的手不卫生,让我戴上手套,确保我不拉肚子!也奇怪了,今天一上午的考试真轻松!热乎乎的2个肉包和卤蛋让我全身暖暖的,充满了力量……考试状态好极了!校长妈妈,我爱您!以后不会再迟到了……”在办学历程中,万玉霞经历的这样温暖时刻不胜枚举。

谁料没过几天,写下这个故事的学生到校长室找到了万玉霞,对她讲述了他和父母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期,情绪容易激动,容易偏执。从他的诉说中,父母“唠叨,只知赚钱,不理解、不关心他”,似乎一无是处。

万玉霞感到孩子们缺少爱的教育,缺少感受爱、发现爱、理解爱的教育。于是,她专门利用一次国旗下讲话为全校学生上了一节微课——母爱如海 父爱如山!

像“两个包子”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学校发生,爱的教育成为了常青树学校每一届家长口口相传的精彩。

生态常青

万玉霞深知:“一个学校的课程体系才最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办学价值取向,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她决心“锻造学生最留恋的课程,让校园生活成为学生最好的回忆”。

常青树实验学校课程结构瞄准身心健康、中国人格、智慧生活、楚汉气度、国际视野五项课程目标,打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课程样式加以解构和重组,建构了与人的生命发展相关的四个方面课程,即“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与上述四个方面对应,学校开发了一些着力培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前沿性“树常青”校本课程。

不仅如此,万玉霞还对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两大教育运动——“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特别关注。学校拥有华中地区最具创意的3000平方米的“常青树创客梦工场”。万玉霞和她的团队有个坚定的梦想——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在常青树诞生!

“生命发展教育”作为理念是抽象的,但在万玉霞眼里却是行为具象化的概念。她说,学校的每一处风景都在释放着教育生态文化的力量。

17年来,凝视常青教育,广为受益的家长、学生,一起前行的武汉同伴,见证了万玉霞和她在探索之路上苦苦求索的历程,见证了常青树实验学校“破茧化蝶”的变化,见证了万玉霞把中国品格和国际视野、楚汉气度融为一体,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教育领域中的“万玉霞奇迹”。

中国教育的微笑

万玉霞这个校长姓教。她每年听课200余节,参加各级课改教研指导80余次以上。除武汉市各个城区外,上海、北京、安徽……万玉霞应邀到各地讲学,做指导报告,带徒弟,不懈努力着。

2006年,万玉霞作为特级教师送教江西的语文课《鸟的天堂》,被原教育部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老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再隋教授兴奋地评价道:“万玉霞老师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的课堂,滋养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上,儿童作为灵与肉的统一体,始终在生成、成长、变化、发展,在自主、自悟、自得中燃烧生命的激情”。

2009年11月18日,美国俄亥俄州New Bremen社论报,以大标号的黑体字,刊登了她给美国中小学生上课的大幅照片。作为中国一所普通小学的校长,万玉霞给美国中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古老历史、丰富人文和热情人民,她在课堂上极富亲和力的镜头,被美国教育部官员称为“中国教育的微笑”。

采访快结束时,万玉霞强调“做教育给良知看”——用心做教育,虔诚做功德,心向仁爱,成就学生,度化自己。她的教育之旅,没有止步,滋养生命“树”常青,她要围着孩子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