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锦秀

记得一次语文课,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个太阳,让小朋友看看图,然后说上一句话。原本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各方面的能力尚来培养,能说到“太阳出来了。”“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已经不错了,可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却是精彩纷呈:“太阳公公在跟小朋友打招呼”,“太阳公公穿上了金色的新衣服”,“太阳公公看到我们那幺认真,露出了笑脸”……孩子们一个个高举着小手,脸上洋溢着快乐,他们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中,认真地描述着,智慧的火花越烧越旺,七彩的梦越编越美。是呀,童年——编织梦的季节,处于童年期的小朋友有着创造的欲望,想象的激情。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理想,对整个五彩的世界,都充满了梦想。当今的语文课堂不就是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张扬学生的个性吗?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孩子谱写“梦”之歌。

一、营造每一个梦境

创设梦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感觉世界和多彩的经验世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断,但难免片面或偏差,所以,在珍视学生独特理解和感受的前提下,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一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大海睡了》,教学时,我在屏幕上展示了深蓝色的大海,海面水平如镜,圆盘似的月亮倒映在海面上,星星倒映在海面上。如珍珠似的闪着光。此时,在轻缓的音乐声中,我放低了声音说:“夜深了,大海妈妈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睡了,瞧,她睡得真香,她做梦了,梦见了什幺呢?”小朋友兴奋极了,有的说:“大海妈妈梦见自己的孩子——螃蟹、虾、乌龟、鱼在做游戏。”有的说:“大海妈妈梦见自己变得更美了。”有的说:“大海妈妈梦见自己的孩子正围着她讲故事呢!”……此时,孩子们是那样的投入,他们的想象在放飞,他们的个性在张扬,他们的思想与创设的情境中共鸣。他们的灵感在创设的梦境之中激发。

二、欣赏每一个梦幻

爱做梦的孩子,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要用一双“儿童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同样的文本在不同人的解读下会产生不同的“作品”。课标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在阅读中,思维和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儿童充满奇思妙想,异想天开,都是孩子们智慧的结晶。我在教一年级课文《雨点》肘,通过语言的描述,插图的展示。先让小朋友了解到不同形态的小雨点的可爱,再引导小朋友动情地朗读,感悟诗歌富有的童趣。小朋友产生了真切的感受。当我再问“雨点还会落在什幺地方?样子是怎样的呢?”小朋友很快都吟诵起了自己创作的诗句,“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开花了。”“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滑梯。”“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跳迪斯科。”多幺形象的语言,多幺富有童趣的语言呀!小朋友在美丽的追梦中,不就是诗人,不就是幻想家吗?

三、放飞每一个梦想

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孩子们的心是无拘无柬的,他们编织的七彩梦也是绚丽的。我们要挖掘孩子的潜能,要给他们搭建更宽广的想象舞台,让他们成为课堂E真正的主人,让他们谱写的“梦”之歌更富有韵味。

孩子的梦是美丽的,更是多彩的。语文课堂要成为小朋友的课堂,要让绚丽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要放飞小朋友的梦想,让他们用聪明才智去感悟,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谱写出一曲动听的“梦”之歌。

学完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关“春”系列课文后,学生有了“雨水滋润,万物复苏,尽管还有一丝寒气,但已有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儿在春姑娘的抚摸下开放了。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这样的感受。但是我认为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是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延伸,要更加注意农村孩子身边的课程资源,真正地在文字阅读下体验、感受生活。我认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都是一本活的书,还有比学生感兴趣的亲身感受更丰富、更真切、更生动、更容易读懂得的课程资源吗?适逢“金花节”的到来,何不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春天,然后在语文活动课上交流呢?

在交流时,学生用图画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春天贴在黑板上,不一会儿,就贴了满满一黑板。这时,我请他们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的景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春天来啦,小草长出了嫩芽。”“春天来啦,柳树姑娘梳着她长长的辫子。”“春天来啦,河里的冰融化了,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春天来啦,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来啦,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开放了,风一吹像波浪一样。”“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操场上的草坪碧绿碧绿的。”“一声春雷,唤醒了冬眠的青蛙。”“春天来啦,小朋友脱下棉袄,在操场上欢快地做游戏。”

孩子的语言多美呀!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春天这幺美,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怀抱,大声对春天说出我们的感受吧!”

孩子们激情澎湃地说:“春天,我想对你说,你的颜色最美,碧绿的草、清清的水、五彩的花,你把世界打扮得多美呀。我要谢谢你!”“春天,我想对你说,天气渐渐暖了,我可以脱下棉袄自在地玩儿。我喜欢你。”“春天。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春游啦。我也喜欢你……”

交流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感受“春”的系列课文,有了一定的间接经验后,再去寻找春天,并借助摄像机、笔等,用眼睛、心灵、笔去捕捉春天的色彩,编织美丽的“梦”。然后在交流会上展示春景图,或模仿或自创语言说说春天。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情感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阅读过程。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阅读欣赏别人的作品,感悟语言,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