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动系统课程内容与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关系密切,许多护理基础操作技术都与之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运动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运动系统;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80-02

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一新生入学时间短,医护常识匮乏,文科生普遍视图能力不足等。如何让高职护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人体形态学基础知识,满足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操作的要求,笔者就运动系统认知项目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以下尝试,效果令人满意。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在自己关心、相对熟悉的情境中,认识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组成和局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的协助下,感受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整体分布,初步学会解决与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的骨、骨连结、骨骼肌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课是人体解剖与组胚学中运动系统的内容。可利用人体模型,创设模拟的教与学环境,利用生活中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做与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相关护理技术操作的实际问题。重点: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形态特征。难点:骨和肌肉的解剖标志认知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等概念的认知,并对人体整体分部有了初步了解。

2.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协作的过程。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护理操作。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资源优势,成为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整合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操作探索并发现新知,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与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细则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正常人体形态相关知识,又可解决部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人体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揭示课题。肌肉和关节的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动作让学生来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新知。

2.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初步讲解引导,提出问题并在同学间进行讨论。①骨的认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认知各骨。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可使学生较快的掌握应学知识。②骨连结的认知,讲解、演示骨连结概况,重点突出人体七大关节结构功能特点。③骨骼肌的认知,以骨、骨连结为基础,讲解、演示重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及作用。④设计活动?摇巩固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动手拼装骨、骨连结和各骨骼肌,形成完整的骨骼肌肉人体模型。通过评选“优胜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六、教师总结

教师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教学具体过程见表1。

七、教学反思

1.评价要到位。评价已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要重视小组协作。学生探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向老师、同学表达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实现自身发展。因此,今后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沟通能力,在小组成员的优劣搭配上更趋合理和合情。

3.教学环节设置应再合理高效。本课内容多,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应再合理、紧凑些。每个环节涉及的知识点要尽可能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相关连,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认知新知。

4.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优秀的课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收获与反思都颇深,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一定能使每个高职护理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作者简介:苏培茂(1966-),男,山东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人体形态应用基础教学研究及临床实践。

摘要:运动系统课程内容与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关系密切,许多护理基础操作技术都与之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运动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运动系统;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80-02

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一新生入学时间短,医护常识匮乏,文科生普遍视图能力不足等。如何让高职护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人体形态学基础知识,满足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操作的要求,笔者就运动系统认知项目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以下尝试,效果令人满意。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在自己关心、相对熟悉的情境中,认识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组成和局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的协助下,感受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整体分布,初步学会解决与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的骨、骨连结、骨骼肌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课是人体解剖与组胚学中运动系统的内容。可利用人体模型,创设模拟的教与学环境,利用生活中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做与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相关护理技术操作的实际问题。重点: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形态特征。难点:骨和肌肉的解剖标志认知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等概念的认知,并对人体整体分部有了初步了解。

2.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协作的过程。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护理操作。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资源优势,成为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整合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操作探索并发现新知,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与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细则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正常人体形态相关知识,又可解决部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人体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揭示课题。肌肉和关节的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动作让学生来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新知。

2.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初步讲解引导,提出问题并在同学间进行讨论。①骨的认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认知各骨。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可使学生较快的掌握应学知识。②骨连结的认知,讲解、演示骨连结概况,重点突出人体七大关节结构功能特点。③骨骼肌的认知,以骨、骨连结为基础,讲解、演示重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及作用。④设计活动?摇巩固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动手拼装骨、骨连结和各骨骼肌,形成完整的骨骼肌肉人体模型。通过评选“优胜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六、教师总结

教师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教学具体过程见表1。

七、教学反思

1.评价要到位。评价已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要重视小组协作。学生探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向老师、同学表达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实现自身发展。因此,今后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沟通能力,在小组成员的优劣搭配上更趋合理和合情。

3.教学环节设置应再合理高效。本课内容多,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应再合理、紧凑些。每个环节涉及的知识点要尽可能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相关连,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认知新知。

4.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优秀的课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收获与反思都颇深,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一定能使每个高职护理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作者简介:苏培茂(1966-),男,山东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人体形态应用基础教学研究及临床实践。

摘要:运动系统课程内容与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关系密切,许多护理基础操作技术都与之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运动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运动系统;项目教学;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80-02

专业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一新生入学时间短,医护常识匮乏,文科生普遍视图能力不足等。如何让高职护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人体形态学基础知识,满足后续课程及临床护理操作的要求,笔者就运动系统认知项目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以下尝试,效果令人满意。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在自己关心、相对熟悉的情境中,认识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组成和局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的协助下,感受人体骨、骨连结、骨骼肌的整体分布,初步学会解决与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的骨、骨连结、骨骼肌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课是人体解剖与组胚学中运动系统的内容。可利用人体模型,创设模拟的教与学环境,利用生活中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做与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相关护理技术操作的实际问题。重点: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形态特征。难点:骨和肌肉的解剖标志认知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等概念的认知,并对人体整体分部有了初步了解。

2.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协作的过程。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护理操作。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资源优势,成为问题情境的设计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整合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操作探索并发现新知,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与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细则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正常人体形态相关知识,又可解决部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人体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揭示课题。肌肉和关节的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动作让学生来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新知。

2.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初步讲解引导,提出问题并在同学间进行讨论。①骨的认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认知各骨。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可使学生较快的掌握应学知识。②骨连结的认知,讲解、演示骨连结概况,重点突出人体七大关节结构功能特点。③骨骼肌的认知,以骨、骨连结为基础,讲解、演示重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及作用。④设计活动?摇巩固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动手拼装骨、骨连结和各骨骼肌,形成完整的骨骼肌肉人体模型。通过评选“优胜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六、教师总结

教师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教学具体过程见表1。

七、教学反思

1.评价要到位。评价已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要重视小组协作。学生探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向老师、同学表达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实现自身发展。因此,今后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沟通能力,在小组成员的优劣搭配上更趋合理和合情。

3.教学环节设置应再合理高效。本课内容多,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应再合理、紧凑些。每个环节涉及的知识点要尽可能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相关连,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认知新知。

4.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优秀的课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收获与反思都颇深,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一定能使每个高职护理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作者简介:苏培茂(1966-),男,山东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人体形态应用基础教学研究及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