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叶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苑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爱先行 法相随
——一年级班主任“施政”策略

周瑞叶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苑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年级班集体由于刚刚组建,如何能很快营造良好班风,需要一些策略。班主任的爱心是首位,其次是抓住一些教育契机,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一年级;以点带面;应急处理;三次警告;做家务;打电话

世纪老人冰心的人生追求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读到这句话时,我认为这更应该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写照——心中充满“爱”。当了18年班主任的我,每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不断践行着“充满爱的教育”,追求着这个最高境界。六十几个“小豆丁”组成一年级的班集体,培养他们遵守纪律、讲文明、讲卫生、热爱班集体,很快形成良好班风谈何容易。虽说不易,但是在与孩子们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我还是找到了一些组建新的班集体的策略——“以爱施政”的同时,更需要抓住一些偶发事件,创造“教育契机”。

一、抓住点滴小事,以点带面

一年级学生刚上学不久,迎来的节日就是——“教师节”和“中秋节”。刚送走六年级的我,把毕业学生回母校探望我时送的月饼分成了62块,与大家分享。月饼虽小,但是孩子们是那么的高兴。李俊亨同学竟然回家跟妈妈说:“我毕业了之后也回来看周老师,也送给老师月饼,分享给她的学生。”孩子的话语虽然稚嫩,但是这种乐于分享的意识已经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扎了根。不久之后,小焦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瓶洗手液,请吃小餐桌的同学饭前洗手使用。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看到孩子们为他人着想,我立刻发飞信把这份感动与各位家长分享。结果,在过后的几天里,同学们陆续从家里带来了护手霜、毛巾、香皂、香皂盒、创可贴、面巾纸、订书器、挂钩、笔筒等物品。谷尚聪同学看到东西太多,就带来了一个整理箱,安置了所有物品。一个温馨的“家”就这样“诞生”了。“行动就是收获”,一件小事,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行动。老师和小焦都成了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榜样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它带给学生的是无尽的锐气、朝气,是前进的方向,是永无止境的力量源泉。一块月饼、一瓶洗手液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班集体!

二、针对突发事件,学会应急处理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经验,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缺少处理的方法。例如呕吐、出鼻血、腹泻之类的事件。我就利用班里第一次出现呕吐现象的同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应急处理这些事情。当班里有学生因病呕吐之后,我和几个学生清理之后,临时就上了一节班会课。我首先请学生回忆自己在家中出现呕吐这种情况的时候如何处理。学生众说纷纭,但是都懂得,自己身体不舒服了,争取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在家里如果我们吐到了床上,爸爸妈妈需要清洗床单,甚至床单下面的被子;在学校如果吐到了教室里,老师和同学需要帮助你清理。这些麻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漂亮地“解决”掉。当你有了呕吐的感觉时,无需请假就可以直接跑出去,到水房的水槽处呕吐,然后用水冲走即可。拉肚子就更不用说了,快点跑到厕所解决问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应该教会孩子们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的应对措施,以便做到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沉着冷静,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三、三次警告——学会解决问题,摆脱“告状”漩涡

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解决问题能力差,于是到老师办公室“告状”就成了他们经常做的事。学生的“状子”五花八门,有的的确是受了委屈,需要老师解决。但是更多的是让老师知晓这件事,甚至不等老师开口就转身离开了。于是,一年级老师就陷入了“告状”漩涡。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之法宝——“三次警告”。当遇到别的同学欺负你,或者做了你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警告他,告诉对方你的感受——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要是再打我,我会生气的;我很讨厌你这么说我,我感觉不舒服……如果你警告他第一次,他就停止了刚才的行为,那你的警告就是成功的。如果他没有接受你的警告,继续“伤害”你,那么你就警告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三次警告都没有成功的话,你可以直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既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解决了困扰老师的问题,一举两得。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相当于“授之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因此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这一点。

四、每天的一项特色作业——做家务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溺爱,在生活上独立性差,缺乏基本的劳动能力。如何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我采用了“家校互助”的办法,每天留一项特殊作业——做家务。擦桌子、扫地、墩地、洗袜子、整理房间……这些简单的家务活,都成了我留作业的具体内容。今天是扫自己的卧室,明天是扫父母的卧室,后天是扫客厅……就这样,孩子们学会了扫地的方法。家长在“记作业本”上给孩子写上评语。第二天,我会在红花榜上为孩子贴上个“大笑脸”。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一奖励,一个月之后,我采用小组长统计的方法——“正”字统计法,一星期奖励一次。这样,孩子们慢慢掌握了打扫卫生的各种方法,喜欢上了劳动。劳动中孩子不仅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也品尝到了其中的乐趣;家长也学会了放手,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这也为学生在学校劳动中施展自己的“本领”奠定了基础。我还利用班会,表扬劳动积极的学生,并且请他们介绍各种劳动的技巧。为了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我和家长还把孩子在家里、学校中劳动的情形拍摄下来,发到班级Q群的相册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看到这些照片,都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这些照片在激励本人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学生,成了全班学生更加热爱劳动的不竭动力。

五、打电话——表达关爱之情

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我意识较强,很少能主动关注并关心周围同学的情况,缺乏同情心。这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班集体来说,营造良好班风是个缺陷。我利用一次学生生病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品尝到了其中的甜蜜。9月底,一个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进行手术。我得知这一事情之后,利用班会时间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一听“手术”二字,纷纷表示害怕。我通过让学生们换位思考后,每天安排3名同学打电话问候并鼓励这位同学。在课上,我们还模拟了如何打电话、说什么等内容。“打电话”这一活动,正好也是语文课中的一项训练内容,一举两得。接到同学们的鼓励,这位同学术后忍痛下床活动,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复课后,她带来了礼物,分发给每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后来,只要有人因病缺课,一定会有同学及时问候。同学们还给生病的老师打电话,表达关爱之情。

新的班集体,只要“爱在先”,办法随后,一定能很快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比如:实地参观,培养全面发展;对待家长要像对待同学一般,对待孩子要像对待同事一般,亲子和谐共处之道等。只要班主任心中有爱,孩子们越来越崇拜老师、尊敬老师,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越强。当然,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

G622.0

A

1674-9324(2014)29-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