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王树臣,石端虎

(徐州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讨

张 宁,王树臣,石端虎

(徐州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完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框架,使设备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以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发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的资源优势,创造有利于设备开放共享的环境。

高校;大型试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的优质资源,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高水平质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是衡量高校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依据和保证。

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现状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目的旨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旨在提高设备的开放率和使用率;整合资源、实施有偿服务,协调促进设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与发达国家还是差距很大的,具体如下:

1.国家整体规划建设薄弱,分散浪费。

2.财政投入总量少,配置不当。

3.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共享机制缺乏,利用率低,设备维护力量薄弱。

4.没有切实有效地来改善实验师的经济地位和职称评定等级的措施,对实验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

从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上着手,完善高校大型设备管理体制,构建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框架,使设备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通过整合资源、培训师资、评估量化、专款专用等方式,以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发挥高校大型设备教学科研的资源优势。

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大型设备缺乏后续经费的支持、实验技术队伍不稳等原因,造成的利用率低、资源闲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搭建,能有效地解决利用率低和投资率高这两个核心问题,强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高投资、高回报的建设目标。

三、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基本原则

大型仪器设备泛指价格高、功能完善、维护要求高、实验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并需要专人管理的仪器设备。实现该类设备的开放共享,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整合与分散布局、使用环境及管理人员的有效配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集中管理兼顾设备原状态布局。大型设备共享平台构建,涉及到了高校的各个院系实验室,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协调合作,根据现有设备资源的分布现状,以单一场所高密度安置的集中管理模式为主,减少管理人员成本,实现公共资源共享。而对于相对较单一的分布且在特定学科的应用设备还以原状态布局,在管理上不过要实现开放共享。

2.管理职能化、资源配置目标化。高校应成立大型设备建设与共享管理部门,它直接参与学校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及管理,大型设备购置、利用、开发、维修以及报废等各环节的实时论证,并依据学校学科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统筹经费配给任务,分阶段分层次配置,实施资源配置目标化管理。

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措施

1.制定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有关规章制度。高校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我院先后研究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办法”、“大型仪器设备效益奖励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办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实施办法”和“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基金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于无特殊情况下不开放和设备使用率低的系部和个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恶劣的要进行处罚;对仪器设备管理不善、使用率低长久较低的系部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降低其仪器设备购买的拨款。完善的制度管理,兼顾有章可循,才能真正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

2.通过规范管理机制来建设开放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应为大型仪器设备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包括购置前的论证报告、招投标协议、购买合同、使用说明书、配件清单、安装调试记录、运行记录、仪器维修保养记录、操作者使用记录等。同时设立开放和维修专项基金,用于仪器新功能研发、耗材支出、人工劳务费和管理费等。此外,学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亲自动手参与维修,并对自修设备的教师计算工作量给予补助。而且实行对外有偿服务制度,使设备开放共享形成良性循环,对校内开放实验不收费、对本院教师科研使用收取成本费,对校内其他院系和校外收取成本费、设备折旧费和人工费等。这样做既解决了维修维护费用不足的问题,也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激励与制约措施。建立科学的大型设备的评价体系,用统一的标准来考核衡量工作情况。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对大型设备进行功能开发,设立大型仪器效益奖,对于发挥效益好的大型仪器设备,对管理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制定出详尽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考评及奖惩办法”。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鼓励先进,推动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开放。

4.培养技术较强服务团队。对仪器操作人员的派出学习、集中培训应作为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其操作技能,保证其服务质量,完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仪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措施如下:(1)真正落实试验技术人员编制,并鼓励教师应聘,要想建立一支懂技术、热爱本职工作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技术队伍,就得真正落实人员编制,这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鼓励在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功能开发和拓展应用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应聘相关岗位,支持科研的发展和学科的综合交叉。(2)完善职称评聘体系,对于实验系列职称实施单独评定制度,设置实验系列正高级职称,为了稳定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系列教师的整体水平,我院可以对实验系列职称实施单独评定制度,专门面向长期在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实验系列人员的职称晋升。只要在本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科研能力,或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与服务方面有较大的贡献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均可申报由我院专门为在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工作的技术人员设立的实验系列正高级研究员职称。

五、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设计

本系统借助MIS系统的理念,利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开发了具有预约功能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本系统拟实现的主要功能为:设备的预约、使用和管理,具体的还有设备的详细介绍、疑难问题的在线交流等。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系统框架

本系统用户可以随时登陆系统了解所需仪器的基本信息和最新使用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备的预约。同时,本系统还支持用户留言反馈、仪器信息发布等网站基本功能。本系统分为系统登陆、仪器预约、用户中心、仪器专家库、在线交流、规章制度等6个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采用模块化加强了各部分功能的完善和系统的扩充。系统登陆模块:负责验证用户身份,按使用权限将系统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类。不同的用户可更改属于用户权限范围内的数据信息。仪器预约模块:用户首先登陆共享平台的网站,申请预约要使用的设备。进行预约时间、预约项目的选择,在线填写仪器设备预约表,随后保存提交。仪器预约申请提交后若未被受理,用户可以撤销、修改或删除该预约申请。仪器管理员审核通过,则预约成功。用户中心模块:普通用户的用户中心菜单项有用户密码管理、个人信息管理、仪器预约信息、使用记录等。普通用户只有预约仪器和查看仪器使用记录信息的权限。仪器管理员用户中心菜单项有用户密码管理、个人信息管理、大型仪器档案管理、大型仪器预约管理、大型仪器维修记录、大型仪器定期检测记录、设备购置单、使用记录、设备完好状态等。仪器管理员管理仪器相关记录信息。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减轻设备管理员的工作负担,系统今后有望用以下的模式进行设计解决。(1)提醒通知机制。当用户登录后,系统事件中最紧急的事件可以分为:消息提醒、业务处理和便捷工具3种,每一种的右上角都会有提醒通知,能提示用户进行相关的操作。用户进入处理界面完成相关的提醒处理后,提醒会消失。该提醒通知机制既能减少事务遗漏处理的发生,还能减少用户处理的时间。(2)实验项目计费管理。用户预约实验时,按照用户登录的角色的不同,用户直接参考系统直接筛选出的所选实验项目的计费标准。实验费用在实验完成后由系统自动核算,这样可以较好地节省设备管理人员的计算方面的工作量。

六、结论

发挥地方政府参与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共用的积极性,探讨建立省市县三级合作联动机制,鼓励高校和分析测试机构联合培养高精的科研测试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不断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开放,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并为地方经济服务,这是高校当前的首要工作内容之一。中小企业是科研测试的最主要需求方,依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高校今后应围绕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化的对外测试服务,开展系列推介活动,为仪器拥有方和使用方提供对接交流,创造有利于设备开放共享的条件和环境。

[1]彭绍春,张继霞.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

[2]赵燕,蒋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模式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2).

[3]蔡兵,刘姝伶.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33).

[4]浦江,焦炳连.基于Moodle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

G640

A

1674-9324(2014)43-0260-03

徐州工程学院教学方法改革课题《以分组式反馈教学法推进〈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XFFGG1327)

张宁(198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讲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表面工程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