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川+任国荣

摘要:择校自产生以来不断扩大、公开并延续至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未来潜在的较高教育收益预期是择校的客观基础;三是家庭收入的增长为择校提供了可能性;四是社会对于名校毕业生的认可间接推动了择校行为。本文从教育硬件资源与环境,教师水平与待遇,教育政策与制度,学生与家长观念和社会引导与认可度五个方面提出解决择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择校;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05-04

择校体现的是家长对孩子行使监护权,同时也是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落实教育改革的有效机制[1]。择校现象在先进国家普遍存在,在国外,指学生到政府指定之外的学校就读[2];在我国,指家长突破了政策和地域的限制,跨学区、跨省、跨国家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的现象。目前,在我国择校对于多大数家长和学生来讲,是无奈之举。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适龄儿童无法全部接受无差别的免费的优质教育。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谋求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不惜花费大量钱财,选择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

一、择校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择校现象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有:家长为了给孩子选一所比较好的学校而通过主动选择的手段让孩子跨地区上学;学生因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符而去别的地区借读;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其家长长期不在户籍所在地而不得不到现居住地的学校申请借读等几种形式,受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主动选择让孩子跨地区就读的形式。

二、择校产生的原因

1.优质资源短缺是择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国家现有教育资源总量尚未与受教育群体规模相适应时,国内人口数量已在20世纪50~70年代中期急剧上升,新生人口的大量涌现,在5~10年的成长期后形成了对教育资源的巨大压力。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我国人口增速放缓,但因为人口基数大的既成事实,国家和社会需要继续背负缓解并解决教育资源紧缺的重任。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我国大陆现有高中26868所,教职工人数3659356人,其中专任教师2481798人;初中54794所,教职工人数3948587人,专任教师3511991人;高中人数4595.3万人;初中升高中比例88.4%,高中升大学比例87.0%。中学生数量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与比例较低,教师为了兼顾所有学生必然造成授课质量不高,直接引起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低下。国家面对社会中的可塑之才,必然会通过特殊途径选拔优秀人才重点培养。由此,择校现象的政策导向延续至今。

2.对未来潜在的较高教育收益预期是择校的客观基础。政策的扶植,凸显了重点学校的社会地位。长期的积淀,使得家长们过分相信好学校就等于好学生。为了孩子就读优质的中学,考取理想的高校,找到心仪的工作并最终获得满意的社会地位,家长们只盯着名校之名,殊不知名校也只是增加了学生考上重点中学或高校的集体概率,而对于孩子个体本身的要求却相对未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教育变相市场化、产业化之后,由于几十年的重点制传统,家长对重点学校的“迷信”心理蒙蔽了其选择的理性,助长了政策效应的延续与扩散,使得家长打破学区的地域限制,企图通过择校的方式提高孩子未来的受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

3.家庭收入的增长为择校提供了可能性。自20世纪90年代工资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年后的今天,无论城乡,每个家庭都有了或多或少的用于子女教育的积蓄。家长在子女未到入学年龄时就开始为其准备之后十几年各个阶段的教育费用。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择校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4.社会对于名校毕业生的认可间接推动了择校行为。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紧盯求职者的学历不放。在招聘广告中,经常出现“要求‘211、‘985院校”、“初始学历为省属重点大学以上”等字眼。基于此,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必然会逐步树立一种“名校=好工作=高工资”的非正常观念,这样的心理只会促使学生和家长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进入名校增加机会和概率。

三、研究择校问题的意义

择校问题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和社会上都备受争议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且明确表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这就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明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政策指导与实践推动意义。教育公平体现在国家政策、地区引导和学校条件的组合上。国家政策允许择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资源拥有量不平衡这一既成事实之上的地区间争夺。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不同于行政管理部门,更不同于工商业、金融业、建筑业和农业等产业。市场经济更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于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当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包括教育在内的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3]。当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公平是与地区经济水平挂钩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部分地区的教育也得以优先发展,适龄青少年也优先享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遗憾的是,教育资源富裕地区培养出来的优质人才未能对欠发达地区产生带动效应,反而继续留在较发达地区或流向更加发达地区以追求更高品质的生存环境,这一现状造成教育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对教育资源的分配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研究分析择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原因和相应对策,有助于社会和民众在目前择校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遏制的情况下,正确看待择校现象的利与弊,适应现状,谋求未来每一代青少年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

四、解决择校问题的对策

1.缩短各类学校间差距,改善非重点中学的教学环境,提升硬件设施质量。目前我国中学主要分为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重点学校获得政府教育投入的机会更大。目前的财政分配状况是,重点中学受照顾,非重点学校则相对受冷落。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重点中学吃不了,普通中学吃不饱。相对非重点中学对“雪中送炭”急不可待,相应的应该控制为重点中学“锦上添花”的行为。为此,必须缩小各类学校间的差距,在保持重点中学现状的基础上,将政策优惠和财政预算向非重点中学倾斜,改善落后学校的教学环境,从外部帮助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缓解择校压力。

2.不断提高师范生教育质量,在中小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中年骨干教师提供深造机会;提高非重点中学师资质量,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教育资源稳定性。师范生教育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根基。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质量是缓解择校压力,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的重要举措。此外,对于刚刚入职的中小学青年教师加强培养,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作用尤为重要。骨干教师身体力行,从教学技能、职业道德以及理想目标等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为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注入新鲜血液。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中年骨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学习青年教师身上的新特点,着力提升自己在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教学能力,与新课标要求接轨,完成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飞跃。重点中学拥有一个地区最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其保证教学质量和吸引生源的根本。一个学校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升学率上吸引学生,非重点中学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解决师资不均衡问题的最直接途径。此外,还应切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教师平日里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远非大多数职业所能及,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对他们予以更多的关怀。教师心理的稳定,直接关系所任教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我国教育实行班级授课制,频繁更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灾难性的。一旦教师因工资待遇或工作环境而自发流动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必然会考虑在该阶段或升学后的下一阶段为孩子择校以保障学生成长的稳定环境。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往往相对落后,教师待遇也受其影响而普遍较低,教师流动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师,更要在生活、工作中予以全面关心。越是条件艰苦的地区,教师待遇水平应该越高,要让教师能通过待遇水平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教师的工作状态提供有力保障,更有利于每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缓解择校压力。

3.提高分配生比例,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一对一帮扶制度,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作用。分配生制度自2006年于武汉市首创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其实质是国家协助学生择校,以提升在更高一个教育层级中的学生质量,优化学生群体结构。以石家庄市为例,2009年中考政策继2008年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生比例由50%增至60%后,2010年分配生比例再次增加,达到70%,截止2013年,该比例已高于80%。今后还应不断提高分配生比例,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更多学生身上。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职业水平。教师的能力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定期培训。由于城乡之间教育发达展水平的差距,城市中的年轻教师在入职后可以迅速成长,而农村教师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城市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所在地,也是教育改革的先行区域,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新理念都是从这里向周围地区辐射和推广。提高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教师职业水平,不能仅仅靠多给农村地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更需要城乡教师之间的倾力合作。城市教师的职业能力达到足以帮扶农村教师的水平后,即可下基层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至原学校,共同商讨对策,以进行有效而及时的反馈。当地教师也要进入城市学校顶岗交流,接触新知识,树立新理念,转变固有观念,理清思路,经受锻炼,回到自己的学校后用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帮助更多教师提升职业水平。城乡教师除了互相顶岗工作外,还可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交流,不畏难、不拖延,加快改善教育落后地区师资力量,让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智慧惠及更多学生。

4.帮助家长树立“教育为孩子带来幸福感”的观念,转变追求“名校”的观念。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都是朴素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为孩子选择的外部教育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父母不能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孩子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健全的人格包括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协调性的个性结构等内涵[4]。培养孩子健康完整的人格,是为了孩子未来面对生活时能够获得幸福的体验。上重点中学固然有助于提高成绩,但若为此牺牲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经历、体验和收获,是得不偿失的。

5.引导社会正确看待择校现象,认可择校学生所应享有的教育资源,平等培养。近些年来,分配生制度的不断落实,已使得择校生比例在下降了,然而这一现象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遏止。面对重点学校的择校生,学校对其认可度高低不一。有些择校生在进入重点中学后甚至被区别对待,被贴上了“用钱买进重点中学”的标签,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不公平的。能够择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实力。他们择校,说明其始终拥有很强的上进心,这就需要社会引导学校认可其能力,尊重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格,在新的更高层次的学校中为其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保证其在下一个阶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遵民,等.论择校与教育公平的追求——从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的时代走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2]冯婉桢.后现代视角的中国择校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9).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4]黄七妹.浅谈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J].幼儿教学研究,2009,(8).

作者简介:石海川(1991-),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通讯作者:任国荣(1964-),女,河北正定人,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