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个性化教育中要注重“空间”的创设,为了挖掘学生潜能,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公正、平等、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学习空间;潜能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07-03

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指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这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些智慧已被显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有被显示(潜能)。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情境,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显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觉。

一、创设学习空间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创设学习空间是培养学习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大学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学习处于更为主动、更为自主的状态,因而这一阶段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阶段。同时,学校还积极为学生创造物质空间,提供最密集的教育资源、最完善的教学条件、最优越教学环境,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土壤与条件。学习能力是个体在生存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的能力,它不仅包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调整,也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主动革新。学习能力表征了个体应对外界变化的态度,也体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换言之,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最本质能力,也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范畴都能普遍适用的根本素质。因此,创设学习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会产生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影响,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更新,也会产生一种边际效应。学习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反过来这种促进又会促使学习能力增强,使学习能力保持持续提升的状态。学习空间的创设还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二、创设学习空间的途径

1.重视网络资源,实现空间技术化。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早已成为一种趋势,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既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学习时间。为了深化个性化教育,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学院实行网络选修课与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的两种模式,为学生开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网络视频课程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同时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有效的时间内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虚拟实验、测验等过程能够及时反馈结果,犹如游戏中的挑战和通关,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参与讨论,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更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网络选修课共开设了91门课程,均为超星公司聘请的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老师讲授,内容涉及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文化、自我与人生、经济与管理思维、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交礼仪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创新与创业教育等方面。另外,网络学习空间也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大量英语知识和信息,在线与外国朋友实现英语互动交流,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达到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因此,文华学院在创造学习空间时应充分重视网络化、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通过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搜揽、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对他们适应当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也是十分有益的。

2.开展“第二课堂”,达成空间多元化。“第二课堂”是为学生开设在学习知识文化以外的学习空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辅导员老师十分注重开展“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辅导员鼓励和引导学生科学立志,积极立行,创先争优,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城建学部开展了“立志行”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和主题活动,号召和带动学生先“立志”,再“立行”。辅导员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学院、学部开展的“第二课堂”。例如班级风采大赛是城市建设工程学部独具特色的比赛交流形式,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年。首届班级风采大赛是各新生班级在操场以健美操的形式展示了城建学子青春风采,第二届班级风采大赛的主题为“展班级文化,炫青春风采”,各班级以舞蹈、合唱、小品、话剧、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深刻诠释了班级文化。在2013年的迎新晚会上,一首名为《so what》的歌曲节目引起全院师生的关注,这首歌的演唱者刘芷薇来自笔者所带的2013级视觉传达1班。早在军训期间,笔者就发现了她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天赋以及渴望表现自我的愿望,所以,就鼓励她参加学院各种演出,并推荐她加入院声乐队,更好地提升她的歌唱技能。刘芷薇凭借着自己对表演的激情,活跃在学院和学部的各个舞台,每一次有她参与的演出都会获得全院师生的赞赏,同时,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晋级“中国好声音”的决赛。刘芷薇同学在专注文艺表演的同时,学业也没用落下,她的成绩在专业中名列前茅,获得各专业老师的一致认可。同时,刘芷薇同学还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她所组织的班级各项文艺活动在学部元旦晚会上大放异彩。刘芷薇同学在“第二课堂”的学习空间中自由发展,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作为辅导员,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标兵。

3.狠抓学风建设,保障空间纪律化。抓好学风是创设学习空间的基本要求,在学风建设中我们要把握与时俱进、有的放矢、齐抓共管三项原则。①学风建设应与时俱进。首先,学校课程的设置是否先进、师资是否优良、教学环境的好坏都会影响学风建设。现在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不能牢牢把握社会的需求,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辅导员在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应该紧跟时事,把先进的理念和观点传递给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使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融入就业指导也十分必要,并且需要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掌握就业形势,弄清人才需求,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就业环境。②学风建设应有的放矢。学校应该根据年级特点和专业特点实施不同的学风建设措施。可以引导大一的学生学习历史,熟悉学生手册,并要求其遵守学生手册的规章制度,明确大学学习的特点,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为大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牢基础;面对大二的学生,应该着重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目标,制定职业规划。由于大二是积累专业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应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完善知识结构,为以后找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大三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阶段,应鼓励学生们把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积极开辟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大四阶段应该加强学生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辅导工作,并教导学生写简历,完善自我介绍,指导他们在企业面试中脱颖而出,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③学风建设应齐抓共管。高校老师和辅导员都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只有二者齐抓共管,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高校老师把教与管分开,只做好教学工作,认为管理学生都是辅导员的职责,与自己无关,这种意识就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建设。辅导员在上课前把学生的到课率抓好后,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导致学生养成只在辅导员面前做做样子的习惯,辅导员走后又无纪律意识。课堂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除了对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查外,还应督查上课纪律和教学效果,要求任课教师加强课堂考勤的检查力度,并把考勤结果与学生成绩和参加考试资格挂钩。任课老师自身要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并通过学生干部及时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辅导员除了平时查课和落实学风建设措施外,还要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积极开展有关学风建设的班会、系会,动员人人参与学风建设。

4.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空间专业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创设学习空间的专业化保障。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学历,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开发等四个方面。同时教师还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大学教育的根本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将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入教学组织的全过程。

5.创新教学模式,增强空间互动化。学习空间的创设,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首先,课堂上要增加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比重。其次,在学校内部创造与工作环境类似的学习环境,组建学习团队,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初步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在团队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团队共闯学习难关,共建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学习团队中,每个同学在扮演好自己角色的同时,都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通过自学、自识、自理、自检、自奖等途径,更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习个性,掌握和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各种新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纠正和改变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在学习空间里自由翱翔。再次,学习团队的组建,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内部,可以拓展到相关专业的其他院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竞赛,以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创意。最后,学习团队还要拓展到相关的行业。学校可以多多增设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向一线的工作人员学习,以增强同学的职业适应性,培养实践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社会对个体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学会学习,是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信息时代的生存需要。对于三本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性较强的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这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将会遇到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为了应对学习和生存的挑战,大学期间应系统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因此,三本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充分重视,为学生创造空间,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能七种智能改变命运[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陈晨(1988-),女,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