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建

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从各个层面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这一前提下,笔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方法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几点学习方法,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并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学习方法;统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65-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无论是高校网络教育(或电大开放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要求自2004年3月1日以后入学的高校网络教育和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层次的学生(含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简称“统考”),其目的在于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和培养目标的特点,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既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考核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如何帮助广大的成人学生更好地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

这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

1.课程本身的特点。内容多。《计算机应用基础》共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的应用、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九大模块,任何一个模块都能独立成一本书。要求高。这门课程除了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这在知识点的分布和考题的分值上得以体现。关联度低。九大模块中除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外,其余的彼此之间几乎相互独立,共同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结构体系。部分学生对采取机考不适应,有畏难情绪。

2.学生的基本情况。参加高校网络教育(或电大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人生经验较为丰富,思想比较复杂,知识基础差别较大,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学习参与程度等千差万别,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矛盾,年龄结构分化严重,年纪偏大的学生知识遗忘速度快。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行为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有较强的目的性,正如美国成人教育者梅里安所言:“成人教育各种教学项目无不体现出它们的实用性、功利性和职业性”[1]。

二、有效的课程学习方法

通常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环节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类型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每个人应在自身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探寻、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有鲜明特色且高效的学法体系。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下列所述的内容或可直接应用于课程学习,或启发于你或起到借鉴作用。

1.充分的准备是课程学习的前提。课程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充分的准备可以保证学习有良好的开端和可持续的进行,最终取得好的效果。心理准备。它包括:主体的地位、平和的心态、浓厚的兴趣、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足够的自信,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不断积聚的自我激励因子等。时间。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知识不断积累和逐步深入的过程,要使课程学习顺利进行,时间的保证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这门课程最短的学习时间为30~45天;每天最好能有3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每次连续学习时间控制在60~90分钟之间,休息10~20分钟后再进行后续的学习。合适的连续学习时间不会产生疲劳感且有助于提高效率,过短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过长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环境。舒适、熟悉、相对固定、干扰较少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紧扣《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制定明确、具体、合理的学习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的根本,也是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参考。结合主、客观因素,制定明确、具体、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利于进行有序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

3.值得推荐的一般学习过程。复习和预习。这一过程宜控制在5分钟以内,主要完成对上次学习内容的回忆和巩固,以及对本次学习内容有大体了解和形成粗略的结构体系,发挥主体作用,以利于后续的学习和良性循环。仔细阅读教材和合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并做好学习笔记。学生可利用的教学资源[2]除了文字教材,还有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资源等。不同的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习惯于使用文字教材,有的更愿意采用音像教材,有的擅长运用CAI课件……只要适用且能高效地进行学习就行。另外着重强调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笔记。当然做好笔记也有很多的技巧:(1)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2)除了重要的内容以外,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及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同时还要记下在学习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3)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4)要在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和进行复习等。理论联系实践。具体方式有很多:完成必要的作业,加强上机操作,甚至可对格式、样式、模板、公式、函数、数据处理、图表、页面设置等进行专题探讨,也可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网络安全等进行虚拟实验,还可对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幻灯片等进行技能竞赛,等等。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和强化所学的技能,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归纳、整理和小结。知识的拓展。上述过程将不断重复,完成知识的积累。体系的建立、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及激励的强化,最终将促进学习良性、有序、持续地进行下去。

4.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检查内容: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学习效果如何?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及自我调整。

5.进行阶段性归纳总结,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进行阶段性归纳总结宜在学完整个章节后进行,形式不仅可简可繁还多种多样。通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概括出知识的主线与脉络,寻求学习的规律,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形成条理性认识,起到突出的作用。同时也是参与教学、锻炼思维能力、强化记忆的过程。

6.合作学习和获得帮助。合作学习[3]和获得帮助是成人自主学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补充。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感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并在学习交往中,可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那如何才能获得帮助呢?帮助可能来自老师、同学、家人、朋友,甚至来自网络的论坛、搜索引擎、官网、微博……可能是传方授法、释疑解惑,也可能是问候鼓励、经验教训,都将帮助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7.重视考前复习和模拟练习。考前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需赘言,时间宜在考前1周内。重点强调的是在线模拟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考试形式,掌握考试流程,熟悉考试环境,减轻学生应考压力和不必要的丢分,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统考。

三、几个需要澄清的误区

1.学习方法。不要认为使别人成功的方法,也能让自己成功;也不要认为通过某种简单的方法能解决自己所有的学习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你找没找到真正适合你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2.记忆和遗忘。谁都想过目不忘,但那是不现实的。直面遗忘,科学的对抗是最好的手段,如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学以致用等。

3.时间和成绩。我们在学习中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肯花时间,多做练习,学习成绩必然会进步。其实不尽然。虽然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质变,但并不能说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试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花得时间不多、练习量不大为何能有明显的进步呢?这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在人类的记忆活动中,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都是人们所需要的,不能一味强调理解记忆。有些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者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限于条件,记忆者对其意义不甚理解,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外语单词、科学术语、人名地名等,对这种材料的记忆,只能采取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而有些材料,他们本身是有意义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记忆者要对记忆材料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点,并通过理解去记住它们,这就是理解记忆法,其特点是靠联想去记忆。只是理解记忆要比机械记忆重要得多。

5.学习与创新。通俗来说,学习是过程、必备,创新是目的、需要,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硕果,不能仅为考试而学习。

总之,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4]。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借鉴和优化、探索和创新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规律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特点、资源属性和学习环境,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且能促进综合能力均衡和谐发展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也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向大家传达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别同玉,许加生.论成人教育的教学策略[J].成人教育,2010,30(6).

[2]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郑金洲.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01).

[4]李超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浅谈吴冠中水墨艺术的形式美[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