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述波 贺立静 陈宇明 张侨

摘要:构建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立交桥”,不仅丰富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多层次,多元化,更是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紧密衔接,搭建了多途径学习的通道,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文中围绕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与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对两者在培养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相似处进行了阐述与探讨,通过立交桥教育枢纽的构建,不仅激发出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的活力,更是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能;地方本科院校;立交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30-03

一、教育“立交桥”模式的含义

教育“立交桥”借助于“立交桥”的概念,改变了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单一、不开放的教育模式与结构,而构架起在类别和层次上能够顺利沟通和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为众多学子提供开放、灵活、多样的教育学习途径,使普通高校的学术型教育与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间打破相互封闭、分割的壁垒,在中等职业到高职专科、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等不同教育层次、不同教育类型间建立起上下衔接的通道,使不同办学层次的各类学校尽可能多地融合沟通、交叉连接,校际间实现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区域内资源共享的相互衔接。为学子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实现了育人目标由单纯化、确定性、阶段性模式向多元化、动态性、终身学习性模式转化,架构起立体结构的教育体系,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立交桥”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职业教育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和挑战,许多职业院校、技校招生困难,报到率低,办学面临困境,人们对其认知存在偏见,且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存在高消费现象,中师或大专水平技能的工作要求本科人才,本科技能水平则需硕士、博士,此类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给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全国600多所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同样面临困境,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类现象是人才培养摆脱不了以前专科培养的影子,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专科办学层次;另一类则是追求学术,向研究型大学学习,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学校自身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条件,结果事与愿违,发展困难重重,学科专业无特色,技能性、职业性不强,就业率低。2014年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仅在70%左右,而用人单位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一方面出现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又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折射出人才供给与需求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构建立交桥,是人才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技术类人才主要注重对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只需要初级的技术实践型人才,而是需要一大批高级的技术理论型人才。构建立交桥,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为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职业院校主体培养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求,接受再培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术技能型的能力再培养等,为单纯的初步技术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将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职业原有的就业准备功能仍具备,而职高毕业生可根据个人的意愿与追求,选择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向更高级别的技术理论型人才进一步深造学习。立交桥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职业专科人才培养的欠缺,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为技术理论型人才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立交桥,是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前提

从初中—中职—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博士的教育,立交桥是实现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前提,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立交桥,不仅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立交桥教育本质是将不同的教育层次与类型相连接,从而为多层次、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中职毕业生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即意味着终止教育,只能走向工作岗位,想继续学习只能通过成人教育等一些途径,学子们不能顺畅地选择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学习路径。立交桥的构建,将实现职业教育各层次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的顺利对接,不仅会激活职业教育办学自身固有的特色,同时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成长构建了一条新的路径,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升格扩招后,学生实践实训受限,而许多职业院校实践实训场地资源丰富,甚至不亚于本科院校,但由于招生人数少,资源存在浪费,且职业院校双师型老师较多,可弥补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短板。通过立交桥的构建,在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间实现开放合作,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区域内资源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将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科研“重科学、轻技术”,师资“重学历、轻能力”的系列问题。构建立交桥,将是我国从初中—中职—高职—本科甚至专业硕士、博士层次完整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新体系。

(四)构建立交桥,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才培养是“金字塔”结构,职业教育是塔的根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对中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多,但是塔基不能倒置,否则将出现人才培养的资源浪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行业与岗位对初级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减少,以培养初级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中职教育专业似乎将逐步退出市场,但构建的教育立交桥,则可以实现学子从中职教育发展到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从而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并非所有的学校都需升格,中专升专科,专科升本科,只要各自将自己的培养途径不断完善,就可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归因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立交桥,不但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而且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衔接与沟通上,为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地方本科院校是立交桥教育中承担起职业教育与更高层次教育的重要枢纽,载着承上启下,相互衔接的重要作用。立交桥教育将是实现我国多层次、多元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三、职业技能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衔接面临的难题

1.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面临的招录难题。中职升高职,许多职业院校实现了一体化培养,有四年一贯制(3+1),五年一贯制(3+2),六年一贯制(3+3)等多种培养体制,通过对初中生4~6年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与能力。此类培养模式基本成熟,而现在人才培养相衔接面临的难题主要是高职升本科。目前大专取得本科文凭的途径主要有专接本和专升本两种受教育方式,其中,专接本为成人继续教育,属非全日制学制,专升本则是向应届大专毕业生招考,录取后到所在学校完成大三、大四的学习任务,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本科文凭和学位。此类专升本、专接本的学习通道,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录取入校时,大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需面临招录比在5%~10%的激烈竞争。构建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间科学的招录衔接体系,建立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甚至专业研究生教育关键的招录桥梁,建立校校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为高职学生提供本科教育机会,实现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完善大学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尝试。

2.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的难题。高职高专与地方本科院校间的相似之处均为社会培养技能型、职业型应用人才,但两者间存有一定差距。构建立交桥,地方本科院校接受高职教育专科学生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生源的一种途径,在培养方式上很大程度按传统方式培养,未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考虑办学,而来自不同学校的生源,各自有其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其知识背景与能力结构有异。面对此类情况,地方本科院校对高职学生使用同样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在同一堂课中学生不可能各取所需,教师也没法因材施教,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探索校际间联合,立交桥培养,制订高职与本科相衔接有效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升本后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衔接的策略

1.政策支持下的校际间教学资源融合的衔接。2014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中国教育结构和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6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要逐步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型转变,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在教育部政策指引下,构建立交桥教育,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会不断扩大,学分制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的试行,将为高职与地方本科院校校际协同人才培养提供政策环境,有效促进各校际间教学资源的融合衔接,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与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培训优势,集成各自的办学条件与师资建设,实现“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聘、教学衔接、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海南、广东等省试点实行了“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试点的本专院校实施计划单列招生,进行本专结合的“五年一贯制”试点培养,或于合作专科院校中选拔合适人才,组成试点班,进行本专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如广东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合作高校的部分工科和经管类专业的试点[3],海南师范大学与琼台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范专业的专本结合,琼州学院与海口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本联合培养模式等。

2.分段教学为主体的校际间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课程结构与体系来实现,试点对口的地方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的直通式培养,课程结构的衔接十分重要。中高职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四类,分别为文化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及其他特色类校本课程等。高职文化基础类课程与科院课程体系严重脱节,高职强调职业技能,文化类课程普遍水平相对较低,而本科重视人文素养与宽口径人才培养,对文化类课程设置十分注重。专业类课程相互间经常出现重复或过于注重理论的不协调现象,基本知识在高职中出现,在本科教学中再次重复出现,而新的理论让高职学生难以接受,没有相配套的教材参考。实习实践的专业技能类课程则有时出现倒挂现象,职业院校通过多年积累,专业技能类课程、师资、管理均有较强实力,而升格不久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教学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设备老化较为严重,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能类课程的质量,造成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实践实训技能类课程倒挂现象的出现。校本类特色课程,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往往与地方本科院校出现衔接的不对称性。

如何真正实现高职专科学生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无缝对接,保证技能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对试点的对口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间进行充分调研,根据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互补性,深入研究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与差异,分析专科所学知识能否满足本科教学所需,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接教学计划,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让实践教学前置,而基础理论下移,专科三年教学注重专业锻炼,通过生产实训、见习与技能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本科二年教学则以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提升为主,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知识的提升,高职技能培训与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穿插融合,校际间的合作还可实行“智慧校园”,“互联网+教育”,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多手段教学的应用[4],为探索出分段教学,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奠定理论基础与应用示范。

四、结束语

构建立交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搭建立交桥,又实现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通道。教学资源校际间的共享、高职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入学招录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立交桥教育中衔接的三大主题,目前全国各省份都在探索构建立交桥教育,但均未形成特定的模式,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集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办学水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经费投人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系统的配套,更需要区域校际间的磨合。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都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同类性质的教育,在内容上要统一,坚持以职业素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其次在衔接模式上,要坚持贯彻职业技能为主导,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应用为核心的基本原则。要从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途径着手,做好校院间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紧密衔接。再次在教学管理上,积极探索学分制的弹性教学体制,促进校院间教学的柔性衔接。最后在措施保证上,理顺好关系,在各省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协调下,加强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间的协调和沟通。立交桥的构建,将激发职业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的活力,促进各高校间教育办出特色,也将有利于我国多元化、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谢宁,肖化移,刘硕.试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意义及策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1-4.

[2]朱立学,张世昂.专本结合促进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农业装备,2014,(5):67-70.

[3]顾秀梅.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发展对策的探索——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