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灿焕+宋贵林+刘带

摘要:毛泽东同志首创了党的群众路线,揭示它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力量的源泉。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的得失、是非、成败。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不断传承、丰富、发展和创新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邓小平;群众路线观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75-02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观——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思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核心,唯物史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理论依据。群众路线观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精髓和灵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首创了独具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的杰出贡献者,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制定了“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习惯,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根本,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形成、完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次比一次更高级的不断循环。他把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上升到科学的理论层面,强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所以,“是不是走群众路线”关系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键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和党员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观点,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

毛泽东坚持不懈地践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思想路线,才使我国革命战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名言:“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求革命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调查作为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强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

毛泽东同志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贡献,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走群众路线”,多次在自己发表的讲话及著作中提出了“反官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等群众路线观,要求全体党员同志坚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通过践行“三反运动惩制贪污腐败”、“四清运动密切群众关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等群众路线思想,依靠人民群众的无敌力量战胜一切艰难曲折,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毛泽东同志昔日的亲密战友。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赋予了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提出了“党的群众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人民利益标准、反对官僚主义”等方针,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1977年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2]1980年12月,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这些都是对执政后党的群众路线恢复发展的直接体现和生动写照。[2]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这意味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要深入群众艰苦细致地调查研究。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目标,正如邓小平一贯所强调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是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2]判断和衡量我们党的是非成败的标准之一就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表示,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

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和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于我们党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党的群众路线,他进一步指出:判断和衡量改革开放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过去的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倾向,而邓小平改变了这种观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检验我们党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毛泽东同志的“人民利益思想”。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的这份“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尤其是他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他始终认为:“我们要走人民拥护赞成的道路,真心实意让人民获得实惠,这才是正确的道路”。他始终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受到侵犯和损害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重要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好坏。只有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人民群众工作,才能最终被人民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仅在于继承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思想,还在于他依据时代的新变化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理论,在自己发表的讲话及著作中提出了“重视民众的首创精神”、“倾听民声确保言语畅通”等群众路线观。在实践中践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一部分地区的人先富起来的‘先富理论”、“发挥区域优势缩小区域差距”等群众路线思想,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得到了有效保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899,109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