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民+段春争+刘冲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做好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求,本文从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现状出发,分析了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内涵,提出了一种依托协同创新机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为各高校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044-02

一、前言

由于我国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明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1]这表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急需创新,从我国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看,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因此,依托于协同创新机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趋势,只有不断地去实践与探索这一培养模式,才能有效地打破当前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协同,本质是创新。[2]是由高校与高校、企业、研究院及地方政府共同分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专业职业为背景,其学习课程,实践与实习课程应与企业、科研机构对于人才的能力需求紧密结合。由协同各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学位授予标准,并严格执行各方职责,共同致力于培养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校与协同方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进行有机分配,前一阶段主要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在校学习培养,学校应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以充分反映企业行业领域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在开设课程时,应以实际应用为向导,设置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的课程,并广泛吸纳行业精英进行主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行业职能之间的紧密结合关系。高校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技能,开拓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在培养中做到与时代相结合,学校应该充分调研各行业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以及能力要求,从而调整专业课程的比重与层次,使师资力量得到最大化分配利用。后一阶段是在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培养,主要完成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的工作。协同平台通过行业企业或者国家项目建立相应的论文团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到这些团队中,让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有更多的机会交流,这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与协同方相互协调好彼此的职能,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将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大连理工大学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回归工程”为导向,以“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形成“校内基础实训+校外工程实践”的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建立“协同培养、拟态考核”的管理机制,探索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并实行以下策略。

(一)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形成全新的培养模式

1.培养方案的修订。2015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学制改为3年,形成了新的培养方案。

2.建立“重大装备制造创新班”。学院每年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重大装备制造创新班”,创新班学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进行校外实践,开展与企业联合选定的课题研究。2015年起,将原有分散进入基地培养模式转变为集中培养模式,选拔27人进入创新班,2016年集中进入实践基地。

3.课程设置的应用化、模块化。构建具有专业学位教育特色的跨学科模块化课程体系。2015年培养方案,增设6门大型工程软件课、4门校内实践课、1门机械工程标准课、1门行业前沿课、1门典型案例分析课,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授课。每2年邀请实践基地成员企业为主的企业专家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讨。

2015年,获批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获学校专项建设经费30万元资助;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项目——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15年,申报2门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在线课程。

(二)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校内基础实训+校外工程实践”的新模式

1.建立校内基础实训机制。2015年9月起,专业学位研究生增设4门校内实践课,整合4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的科研资源,建成了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微纳米技术及系统研究生实践基地;模具制造与成型工艺研究生实践基地;辽宁省起重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实践基地;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研究生实践基地)用于研究生教学;2015年,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为4个基地建设中投入120万元,基地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同时,完善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政策措施,保证了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组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依托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联合4家行业龙头企业(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探索工程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国内外知名的装备研发人才培养基地。

2015年12月,“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为大连理工大学首个国家级的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使我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3.构建重大装备领域研究生交流互通的新模式。2014年,以大连理工大学为牵头高校,联合省内的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高校,协同沈鼓集团、北方重工、大连重工和瓦轴集团等企业,共同组建的面向全国研究生的创新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辽宁省重大装备制造基础专业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获得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省政府将提供全额建设经费,充分发挥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重点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的优势资源,通过组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会议或学术沙龙、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或专题研修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学、举办研究生创新竞赛等方式,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于面向产业需求,更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尤其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托协同创新机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好保障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致力于培养出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R].2009.

[2]金黎明,权春善,许永斌.构建协同创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学术论坛,2015.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gree Postgraduate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LI Jing-min,DUAN Chun-zheng,LIU Ch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urgent need for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and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complete the full-time master's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requirem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kind of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which is based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raining mechanism,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ll-time master's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training mode;practice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