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民 伍萍辉 徐晓明 武一 杨帆 张宝敬

摘要:2014年之前,《光纤通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2014我专业逐步引入国际工程认证体系,在这种“OBE”的新培养方案下,我们重新审视了《光纤通信双语课》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并制定了下一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课程建设思路。

关键词:工程认证;光纤通信;双语课;培养目标达成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6-0201-02

在加入工程认证体系之前,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典型系统的分析,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应用技术。同时,通过双语教学方式,以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为载体,为学生创造一种专业英语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逐步引入国际工程认证体系后,专业教师在充分调研用人单位、行业专业、毕业生反馈等信息之后,首先明确毕业5年后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即专业培养目标,然后确立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为毕业要求,再逐步将专业的毕业要求分解到各个培养环节和课程中。在这种“OBE”模式下,《光纤通信》课程需要支撑专业两个重要的毕业要求:(1)现代工具知识,具体为“了解本专业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检索本专业文献及资料”。(2)沟通交流能力,具体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课程目标

课程组老师结合课程性质与特点,经专业负责人审核后,确定了如下的课程目标:

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2.了解光纤通信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检索本专业文献及资料。

3.掌握光纤通信测控技术相关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建立本光纤通信工程中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

4.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反馈到工程设计和实践中。

5.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识别和判断复杂光纤通信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6.能够全面了解光纤通信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用光纤通信知识与技能去增进全人类的福祉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课程目标达成措施

关于课程目标与评价方式对达成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及合理性,我们做了如下分析:

课程目标1:本课程为双语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授课、英文原版教材、英文作业、英文试卷,支撑了毕业要求指标点“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2:在2015年对《光纤通信》课程安排调研型作业,安排学生分组调研国内外光纤通信教学情况以及主流光纤企业的产品现状,支撑了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1“了解本专业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检索本专业文献及资料”;也支撑了毕业要求指标点2“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3:通过图表题、计算题等方式,以试卷的形式考核掌握光纤通信测控技术相关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建立本光纤通信工程中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较低程度地支撑了专业毕业要求的其他相关指标点。

课程目标4:通过光发送、接受模拟、数字及语音信号的实验,考核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反馈到工程设计和实践中,较低程度地支撑了专业毕业要求的其他相关指标点。

课程目标5:通过在光接受、发送模拟数字语音信号过程中,判断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考核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识别和判断复杂光纤通信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较低程度地支撑了专业毕业要求的其他相关指标点。

课程目标6:2016年秋季开始增加这个课程目标,通过增加光纤通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作用等科技发展史,提高学生的科学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启发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较低程度地支撑了专业毕业要求的其他相关指标点。

三、达成度分析

我们定期做出适当的记录,以便评估学生能力的取得程度。通过学生访谈、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程考试、课内实验分析评估了近三年学生能力的取得程度。

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我们针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例如,通过对2014年学生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学生缺乏对当前光纤通信的国内外教学情况以及世界上主流光纤企业的产品现状的了解,考试试卷也未能对此能力进行考察,因此,我们在2015年对《光纤通信》课程安排调研型作业,安排学生分组调研国内外光纤通信教学情况以及主流光纤企业的产品现状,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2:了解本专业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检索本专业文献及资料;也培养了学生的课程目标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四、结论

由此可看出,工程认证体系下《光纤通信》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分析,是分解及承担了整个专业的毕业要求,服务于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工程认证体系中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调研用人单位、行业专业、毕业生反馈等信息之后设立的毕业生5年之后应该达到的水平。所以,《光纤通信》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分析有效地实现了“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紧密地将这门课程与整个专业的培养体系有机结合,并不断系统地加以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2]刘一婷,李新,关艳霞,突出专业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高教学刊,2016,(7):74-77.

[3]王秀琴,邱建华,丁建宁,袁宁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30):70-71.

[4]周凌波,王芮,从《华盛顿协议》谈工程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