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缙 汪小容 陈华

摘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流程和方法进行论述。其中流程包括设定目标,制定等级指标和权重,设置评价方式。设定目标拟采用访谈法和ISM技术;制定等级指标和权重拟采用正态分布统计和AHP技术;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学习评价,从考评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考评的多样性。

关键词: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76-02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人生重要阶段过渡的转轨性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1]。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已受到众多研究者和高校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研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较多论述。然而迄今为止,还鲜少见到关于新生适应性教育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较大的体系,包括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人生规划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2],因此建立相关评价体系较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尽管大多高校重视相关教学,但关注点往往放在“老师教”而不是“学生学”上,这导致新生适应性教育最终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学活动中心不是“教”而是“学”,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学习效果展开的。通过学习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估体系的设定还有助于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并敦促和引导学生的目标达成[2]。鉴于此,本研究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流程和方法进行论述,包括设定目标、制定等级指标和权重、设置评价方式三个步骤。

一、设定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

构建学习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明确的目标带领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学习。新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是受未来驱动的,即对未来的期待或目标驱动我们朝相应方向前进。因此,构建学习评价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设定课程目标。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体系,如以往研究已指出新生适应性教育包括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生规划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3]。而这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可以认为是新生适应性教育各个子领域的分目标。而这些分目标还可以更进一步细化到二级子目标。但这些研究往往是理论论述,缺乏实证研究,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确定设置课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访谈法收集人们对于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的看法,访谈对象包括高校领导、辅导员、教师、新生、学生干部等个体,以取得尽可能完整、切实、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看法。其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技术(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划分目标层次,该技术是1973年由美国J.Warfield教授开发,基于实际经验,以关联矩阵原理来分析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将复杂系统首先分为若干因素,最终将系统构造成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4]。最后,根据因素含义和实践经验对各个因素命名,从而得到课程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二、制定等级指标及权重

除了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还需要了解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离目标有多远,这就需要通过设定等级指标和权重来达成。等级指标设定最好是各等级学生呈正态分布。若大部分人集中在一侧,表明等级设置太苛刻或太容易。首先要根据学生人数、拟划分的等级数,得到大致各个等级的人数百分比;其次根据各等级人数百分比,结合经验拟定出目标的各等级指标。此外,各目标所占权重可以运用(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AHP)技术。该技术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eaty于1973年提出的。通过专家判断两两要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5]。通过前两个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以表1所示的结果:

三、设置考评方式

考评方式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因此考评方式的设定要和学习目标相对应。此外,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强调考评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一项素质教育,因此考评方式更应该体现多元化[6]。考评内容上,着重知识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考评方法和手段上,除传统纸笔测试以外,还可以有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的测试内容,如提升寝室人际和谐氛围的方案和实施效果、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计划并养成习惯等。考评过程上,除了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7]。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是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本研究对此过程和其中涉及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出该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瑞瑞.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50-151.

[2]ARG.Assessment for learning 10 principles[DB/OL].University of Cambridge:Assessment Reform Group,2002.

http://www.qca.org.uk/qca_4336.aspx.

[3]郭春明.当前我国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陶祥亚,樊华.基于AHP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权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63-67.

[6]潘菊素,王海燕,奚诚平.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6):47-48.

[7]董奇,赵德成.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3,(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