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 付国占 王贺正 徐国伟 马超 焦念元

摘要:受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的影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教学重视不够、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章结合《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活动,通过明确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提高《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课程教学效果及其在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考核;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85-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学活动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往往会弱化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由于研究生培养中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及毕业时对研究生科研业绩的硬性要求,研究生普遍不重视课程教学,也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出现。所以,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解决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个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1]。

一、修订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已开展多年。近年来,农业及相关领域科技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新农科”的提出,对作物学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及作物学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原有《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的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设定已不能满足要求,基于此,笔者通过调研、研讨,首先修订了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是河南科技大学作物学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围绕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需,从如何做好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着手,结合文献资料查阅,介绍现代作物栽培学的一些经典和现代的研究试验、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启示学生要进行科研创新,提高综合科研实践技能。

2.教学目标。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师生课堂讨论及任务式教学等环节,学生熟悉文献资料查阅、研读与整理技巧,掌握试验样品的选取方法与技巧,掌握衡量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形成特点及品质形成特点等相关指标体系及其测定原理与方法;紧跟现代作物栽培学的前沿方法,查阅、研读相关科研文献,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实践技能。

二、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重点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在作物栽培领域研究所需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最终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以往《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知识相对陈旧,没能跟上现代作物栽培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不足。

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涵盖讲授试验材料的准备、代表性试验材料的选取原理与方法、代表性植株样品的处理与保存、室内试材的一般培养方法,以及评价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光合生理、激素调控、旱作生理生化、营养品质及营养元素等相关指标体系及其测定原理与方法等。具体授课内容也要及时更新,不仅要介绍经典理论与研究思路,更要结合最新文献,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作物栽培学最新的研究领域与思路。研究方法要紧跟科研实际发展,如删除光合速率测定的改良半叶法等陈旧内容,增加超临界萃取、微波消解、ICP测定植株金属元素含量的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紧跟作物栽培领域科研发展和学生科研活动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从事具体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课程教学效率。

三、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形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以往《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理想。《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的教学主要采用基于案例的任务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学活动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1.基于案例的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起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任务式教学可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基于案例的任务式教学是两者的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中,每部分内容可结合具体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若干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作物光合生理章节教学中,笔者就以焦念元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玉米/花生间作功能叶片光合适应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的部分内容为案例进行讲授。

2.翻转课堂。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而且翻转课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知识主动建构者的角色,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中,分别在光合生理、旱作生理生化、营养品质指标等内容上,让学生各自选题,开展文献检索、阅读、信息汇总而后通过课堂汇报、提问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学,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直接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学生对待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在以往《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的课程考核上,成绩较少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而且考试形式较为单一,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不利于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研究思路与能力,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加强平时成绩管理,将平时成绩比重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另一方面,增加平时成绩涵盖内容,在原来只考虑考勤和作业的基础上,增加课堂提问及回答问题、专题汇报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梁军,江浩斌,何美玲,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以交通流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J].创新教育研究,2018,6(5):365-371.

[2]刘世举,张慧俭,刘佃温,等.以案例为基础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5):24-26.

[3]荆蕾.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课堂教学的新范式[J].科教文汇,2019,(44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