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纪焱,金东英,张艳荣

[摘 要] 采用分类法将“医学史”课程思政分为“科学精神”教育专题、“人文精神”教育专题、“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专题三类,并用案例法将“医学史”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联系以具体案例的形式进行阐释,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史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医学史”教师通过“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和相应思政元素的挖掘,逐步提升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医学史”课程中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西医;医学史;课程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课程思政专项课题项目“医学史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研究”(YJG20210129)

[作者简介] 杨 威(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史学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史、医学教育史研究;纪 焱(1980—),女(满族),黑龙江鸡西人,史学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史、医学教育史研究;张艳荣(1969—),女(满族),黑龙江阿城人,公共事业与卫生管理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史、医学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1-0089-04 [收稿日期] 2022-05-18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第一项基本任务中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3]。

由上可知,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点和焦点。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医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将担负着患者生死的重任。而一段时期以来,对西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关注明显不足,因此加强西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西医院校的迫切需求。

医学史是一门通过学习医学本身的发展演进过程,比较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医学发展的影响,探索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4]。“医学史”是中国医学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医学人文学课程[5],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学史对于总结医学发展方向、规律,明确医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因此,“医学史”具有进行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课程思政在“医学史”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是思政表达与医学史表述的高度融合。

目前,中医院校医学史在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6]、建设路径[7]、教学方法[8]、探索实践[9]、专业融合[10]等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尝试。本文对西医院校“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与教学实践,主要针对两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如何开展西医院校“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即如何利用“医学史”教学素材,加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讲授、学习讨论、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如何增进西医院校“医学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这将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如何采用可接受、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正面引导,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是新时代大学专业课教师应该具有的重要教学能力。

一、西医院校“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

在“医学史”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的指导下,梳理医学史中的课程思政专题和元素,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下面以三个教育专题为例,阐述“医学史”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一)“科学精神”教育专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将医学史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彰显出来,用中西方医学科学家身体力行的崇高科学精神鼓舞和激励学生,用医生的高尚医德和救死扶伤的职业形象感染学生,倡导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精神财富。

(二)“人文精神”教育专题

对人的尊重、认可、关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就医学生而言,具备人文精神,不但是自身全面成长和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更是医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在“医学史”中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突出世界通行的“敬畏生命”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弘扬中国的“仁心仁术”“人命至重”等思想,使学生在获得医学技能的同时,感知人文关怀,将人文精神融入后期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专题

在“医学史”中讲授相关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总结出类似的多个教育专题,但不需要刻意地集中讲授,每次选择一两个典型案例即可,画龙点睛,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融会贯通、水乳交融,生成内在关联,实现以德服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医学史”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医学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部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素材举例如下。

案例1:在讲到“科学精神”时,涉及的专业知识点是“科学精神”的定义,包括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种。广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和认识为目的对真理的追求,即对理性的探求;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共同体所确立的科学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共识。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课程思政素材是“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萨默林似乎找到了不用免疫抑制药物就能避开排异反应的方法。对于器官移植来说,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1974年,萨默林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原来,他是借助一支黑色的毡制粗头笔才取得了这一成果。实验室中一位善于观察的助手注意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后来,萨默林承认了一切,用工作繁重为自己辩护。最后,他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萨默林事件引起学术界的强烈震动,许多报刊将这一丑闻称作“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萨默林违背了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守的科学精神。

案例2:与“科学精神”相对应的知识点是“人文精神”,同样要先明确其定义——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基本含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重精神的价值。相关的课程思政素材如“克隆人三疯子”。1997年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维尔穆特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克隆羊多利的成功让人们认识到克隆技术虽然在给我们带来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有史以来的比较大的危险。2000年前后,科学界出现三个“科学狂人”,他们是美国“克隆基金”主任布瓦瑟利耶、肯塔基州莱克星顿大学激素学院院长扎沃斯和意大利科学家安蒂诺里。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被英国人称为“克隆先生”,被西班牙人称为“克隆大夫”,被德国人称为“巫医”,被意大利人称为“克隆疯子”。“三疯子”之二的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是美国一个法国籍科学家。第三个“疯子”是帕诺斯·扎沃斯,曾是安蒂诺里的同事。他发表的医学评论文章大约有400篇,曾在全球做过至少300场医学演讲,作品被译成10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们不顾各国政府的反对坚持克隆人研究,宣称要成功克隆出人体。这些想法、做法严重违背了科学活动的人文精神。

案例3:在学习中世纪东方医学的内容时,会提到阿拉伯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医中之王”“中东医圣”的阿维森纳。他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及古罗马的盖仑并称西方医学界的三大名医。阿维森纳在医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希腊—阿拉伯医典》。它的医学理论基础仍建立在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之上,是包罗世界各国医学成就的巨著。该书总结了希腊、罗马、阿拉伯医学的成就,并汲取了中国、印度的医学经验,试图将所有的医学知识全部包括进去,尽可能系统地归纳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并将它们合理地统一起来,使医者有所遵循。阿维森纳以绝对权威的姿态为医学立法。因此,此书又称《医典》,并在中世纪一直被西方各国尊奉为医学教科书。

三、西医院校“医学史”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医学史教师应主动挖掘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积极主动地传播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课程规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利于教师把握教育现实,厘清教学思路,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使工作更有成效。针对医学人才培养特点和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方法,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根据课程特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要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心理动态,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感染力,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导学生锤炼心志、涵养品行,总结和推广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实现育人效果的更大化、更优化、更强化。

综上,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西医院校“医学史”中融入课程思政,既可以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论建设,搭建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融合的桥梁,引导医学生思考古今中外医学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促进医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又能积极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覆盖课程教学全过程,用事实说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视,在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A/OL].(2017-12-04)[2022-05-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A/OL].(2020-05-28)[2022-0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李志平.中西医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5]张大庆.医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

[6]杨奕望,顾云湘,胡蓉,等.论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融入:以“中国医学史”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2):250-254.

[7]程佩,沈秋莲,胡素敏.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与路径研究[J].中医教育,2020,39(1):44-47,70.

[8]王华生,黄萼华.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史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论坛,2019(7):34-36.

[9]李德杏,王蕾,赵健,等.《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91-93.

[10]曾晓进.“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史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41-242.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ourse

YANG Wei, JI Yan, JIN Dong-ying, ZHANG Yan-rong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dopts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divide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Medicine into three categories: “scientific spirit”, “humanistic spirit”, and “patriotism”. Second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ome knowledge points in this 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s explained by the case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knowledg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dical history teachers have gradually improved their moral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the mining of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refore, it is expected to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system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Medicine.

Key words: western medicine; History of Medicin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