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广海 何炜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每一个独特生命的自主发展。在“大德育观”的指导下,合肥市南门小学秉承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坚守德育实践探究的阵地,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建构严密且有活力的德育网络,形成最佳的结构系统,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架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育人体系。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皆是育人环境,时时均是德育瞬间。多元创新的德育课程与评价,发现儿童潜能,为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本质  生命发展  德育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这则耳熟能详的央视公益广告,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及德育理念的精髓,广告中那个淳朴的中国娃形象所赋予的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以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可谓深入人心。而部分国人的德行养成现状,诸如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合作意识等的缺失,影响中国人国际形象的同时,对下一代也产生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人的德行养成需要一个健康有机的生态圈,一个积极阳光的区块磁场。为营造这样正能量的生长态势,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追梦人,理当坚守育人目标,承担起培育国人素养的重任,在传承中华优秀文明的大道上,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创新。

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学科教学重知识、轻素养,德育活动重形式、轻实效。自上而下的德育行动号召,不是来自少年儿童真实的生活,在轰轰烈烈的表象下面,学生成了应景的作品,常常是在任务驱动下貌合神离,简单、被动地获知,内心无感动,思想无共鸣,脱离实际地交流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知行脱节”造成德育无效。课堂上说空话、套话、假话、大话,课下依旧我行我素的反德育行为,使得道德成长被无形地架空。经历数年的教学改革大潮,此类德育假象虽有改善,但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仍任重道远。

合肥市南门小学在“大德育观”的指导下,追求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坚守德育实践探究的阵地,提出“追求教育本质,关注生命发展”这一大德育观指导下的实践理念,开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一、以“大德育”观,创“大德育”工程

所谓大德育,是全面覆盖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全员参加,全过程实施,运用综合全面的德育方法。南小创“大德育”工程——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建构严密且有活力的德育网络,形成最佳的结构系统,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培养少年儿童核心素养,即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皆是育人环境,时时均是德育瞬间,让南小每一位学子的小学六年生活都能收获满满的生命成长。

二、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做六层设计

“素养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关联以及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为每一独特生命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是南小教育人的美好追求。未来已来,南小多元课程的统筹设置及不断创新,均围绕这一目标精益求精,“大德育观”下的德育课程体系构建已初见雏形。

学校以自主教育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全程德育模式为抓手,培养学生三大重要素养:一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自信博爱、崇尚全球命运共同体共融共生的爱国主义者;二是具有竞争与合作的互助精神及能力,成为富有智慧、善于协调、甘于奉献的乐群合伙人;三是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具有自我感知、自我激励的勇气和冷静处理的能力等,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校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梯度设置一至六年级的培养目标,在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德育主旨的同时,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结合课题研究,将德育实践落实到少年儿童真实的成长生活中。(详见表一)

南小以“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美好生活,终身发展”为指导思想,秉承“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以“成人比成才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进步比领先重要”为成长理念,以“以人为本,以身为镜,自主教育,终身学习”为教育策略,以校园吉祥物(本部“南南”“小小”、森林城校区“灵鹿”)为成长代言,启动少先队红领巾争章能量成长工程,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详见图1)

自主教育是百年南小贯彻至今的办学特色。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能够依据自己的行为方式、性格特点、道德标准,独立自主地自行判断、选择、行动。在大德育工程中,所有的德育活动呼唤的都是学生在体验、交流、感悟中的自主教育,学生在家校共育的环境下,通过自主的行为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塑造能力,完成道德学习的全过程,这就是自主德育。这样的模式,让德育变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所需,而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让学生以不同生命个体的经历,走入个人自主必修的课堂,自我实现个性化的道德成长。学校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为他们创设多元平台,使他们能够以主人翁意识大胆创意、勇敢尝试、充分体验、真实收获、自主发展,成为人格上自信、自强,行为上自律、自立,生活中健康、乐观、积极的人。

自主德育运行的是多元评价体系。学校积极创建了“少先队红领巾争章”和“成长记录袋”评价载体,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这条关联学生自主能力、主体意识及社会性发展的线索,进行亲子、班主任、同伴、任课教师、校长、社区机构等都能参与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亲子协商、专家建议下,学生可以自主将成长记录袋进行分类,及时收集能评价学生某一方面成长的材料,并根据月考核章进行争章申请。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种类丰富多彩,大多数是一摞摞分页文件夹,也有的是一层层分类抽屉,一本本书(家长和孩子分别记录的日记),一盒盒图文并茂的相册……不论是哪一种记录方式,留下的都是孩子最珍贵的成长记录。如第一次绘画作品,第一个满分测评,第一次助人感受到欢喜,第一次当家,第一朵老师发的小红花,第一场激动人心的参赛经历,第一次学会感恩,第一次懂得原谅……无数个第一次,是无数个值得记忆、值得纪念的足迹。这样的评价针对的是每一个独特的人,珍视的是每一个可爱的生命。让学生做快乐、健康、自信生活的小主人,才不会成为一句教育口号,一句不接地气的标语。

南小自主德育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以自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格局,实施说理型、体验型、欣赏型、践行式等多类型的德育方式,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学会求知和共处,学会做人和做事,在真实的场景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小荷才露尖尖角”,“坚持”创造美好

深入校园,走进孩子群体,观察孩子的生活,看德育目标是否深入人心,是观察德育成效最直接的方式。孩子们的优雅举止、文明谈吐,懂得自理、自信、自律、自立,阳光、乐群、宽容,懂得竞争与合作,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德育真实印记。南小实施大德育工程的成效,已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潜移默化中师生整体素养逐步提升,让我们欣喜在心。相信一代又一代南小教育人的坚持,会抚平褶皱,留下德育和谐之美。

经典案例一:“李玉堂爷爷奖学金”不只奖励“学霸”。

每年3月份,南小都会评选“李玉堂爷爷奖学金”。这项奖学金来自南京军区退休干部李玉堂老人热心教育的义举,捐赠于学校奖励优秀学生。学校结合德育目标,不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选依据,而是设不同的主题:乐于助人奖、阳光运动奖、拾金不昧奖、热爱生活奖、多才多艺奖、热心公益奖、科技创新奖等,一切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好榜样都有机会获得。自奖学金的设立和颁发以来,已有50名学生获得此项表彰,强有力地激励学生做一名“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友善互助、有担当”的小学生。

经典案例二:铭记历史祭英烈。

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南小响应国家号召,并结合本校本地实情,制定了每年9月30日前后开展“大蜀山祭英烈”活动。综合实际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决定参加对象为每年的六年级学生,每位学生都会在六年级时接受这样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更是一堂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珍惜生活、热爱祖国的校外活动教育课。2016年,学校在研学方案中将五年级的研学地点选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六年级的德育实践活动做铺垫,让每一位学生牢记历史,缅怀革命烈士,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传统,从小立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经典案例三:财商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必修课。

南小开展国家青少年家校社共育课题及庐阳区国家级现代公民教育课题,选题为“财商教育”,围绕“爱国、明礼、诚信、守法”理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六一校园文化庙会中,为学生搭建消费及财富增值的平台,让学生懂得“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学校先举办校园自制流通货币大赛,优胜者的作品将印制成本年度庙会的流通货币。学校给每个学生发5元这样的校园流通币“南小币”,学生通过劳动、才艺展示、游艺竞技、旧物拍卖、自制创意产品销售等形式,将校园流通货币合理合法增值。同时,学生小记者会用MV、摄影及文案记录财富增值的过程。

届时进行的南小“首届理财小能手”和“孝亲敬长感恩之星”的评选,关注的正是增值过程、增值方式以及对增值收入的支配计划能否体现现代公民道德素养。当选理财能手的同学会赢得一张奖状,他们的理财故事形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画册。再如寒假期间,学校设计了一份特色作业,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满足个人所需、参与置办年货、感恩父母长辈、帮困扶贫献爱心、储蓄投资、购买理财产品、参股投资等,充分利用“家校社”多方资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玛利亚·蒙台梭利.发现孩子的潜能[M].龙玫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