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香银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式学习,在学习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互动等学习能力。在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努力实践下,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真活泼的孩子有了自我展示的空间,课堂气氛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却尖锐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为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的弱势学生将何去何从?课堂上少教多练,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让那些弱势学生同样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加强对弱势学生心理上的辅导,帮助他们重塑完整个性并用赞许的评价来托起弱势学生起飞的翅膀,这是我在教学之中的一些浅显的探索。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弱势群体重塑完整个性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式学习,在学习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互动等学习能力。在我们一线数学老师的努力实践下,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俨然成了课堂上活泼的小演员,老师们则成了名符其实的课堂导演。由于天真活泼的孩子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新课堂气氛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孩子精彩的发挥,精辟的言论往往令我们惊叹不已。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却尖锐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弱势学生将何去何从?他们有的学习能力相对滞后,独立思考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去探究学习;有的胆小不自信,性情孤僻不敢或不愿进行合作学习;有的患有先天性疾病,大脑反应迟钝或手脚不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学校所有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一些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的“弱势群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扶这些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呢?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之中的一些浅显的探索。

一、课堂上少教多练,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让那些弱势学生同样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

弱势学生的领悟能力比较差,课堂上能被他们发现的只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基础知识,而不像其他同学能发现得更多。所以,对待这类学生就不能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用正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而是需要老师们更换常规教学思维,开辟另类课堂,稳打稳扎,层层递进,设计出梯形教学模式,让不同基础层次的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发展的机会,要不然只会致使弱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智力所获得的发展甚至还没有在传统教学中获得的多,日复一日,他们如果长期生活那些“强势学生”的阴影下,只会缺乏开启智慧的机会,拉大与“强势学生”的差距。那么如何能破解这客观存在的现象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少教多练、鼓励人人动脑动手、让弱势学生拥有充分发展的平台。我在教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一个人人参与的教学情境:发给每个小组5张卡片,卡片上写出不同的数字和符号,分别是:二、四、七、等于号、减号,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用这5张卡片设计出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算式,并且用纸抄写下来。因为人人都有事情干,孩子们纷纷忙开了,他们不停地摆着、算着、讨论甚至是争论着、记录着……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写出他们所摆出的不同算式:

27-4=47-2=74-2=

24-7=42-7=72-4=

在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后,我又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是不是都能够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呢?请你们把这些算式都抄下来,并计算出结果。能够算出所有算式结果的同学还要想一想你的计算步骤。当然,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力争自己解决……我着重巡视了班上的弱势学生,几分钟后,我回到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算式:

42-7=4542-7=35

“相同的一道题目,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为什么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呢?它们都对吗?都错吗?还是一对一错呢?”我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黑板上,用一连串的质疑引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接下来我让小组展开讨论:上面两道算式的结果到底谁对谁错?认为对的要说出理由,认为错的要找出原因。课堂上气氛又活跃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我把“42―7=35”的正确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把“42―7=45”的错误原因找了出来,提醒学生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适当小结后,我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当我再次巡视检查哪些“弱势同学”时,发现他们都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没再出错了。这堂课我始终以练习为主,教的少,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反而学的多。这充分说明数学课堂上少教多练,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弱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对心理上弱势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重塑完整个性。

有一年,我从一位代课老师手中接过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班上情况不熟悉,我想考察一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上课伊始,我出了一道应用题,请学生来改编,班上孩子我还都不太熟悉,便找了数学课代表来改编这道应用题,或许我是一位新老师的缘故吧,这位数学课代表十分紧张,编题时出现了错误。我正想抓住这个机会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暂时没有指出数学课代表的错误,而是让大家来计算这道应用题(大概数学课代表的数学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同学们大都迷信于他),结果大部分孩子都按照数学课代表错误的编法来计算。但我也意外地发现了坐在倒数第二排位的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没有按照数学课代表的编法去做,她先是把编错的应用题改正过来再计算的,做得很正确。我和蔼地问她:“这是你自己做的吗?为什么要这样编呢?”尽管我的声音是那样轻柔,可是她却害羞得满脸通红,犯错了似的低下头一声不吭。我肯定地对她说:“这道题你做得非常正确,说明你早已发现了数学课代表编的应用题是错误的,可是你为什么不举手指出来呢?”这时旁边的一个男生接过我的话茬说:“她胆子太小,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也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时我突然感悟到,这个女孩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需要战胜胆怯,敢于表达的信心和勇气。从这以后,我开始过多地关注起她来,课堂上鼓励,课后谈心,并结合其他老师共同帮扶她。经过不懈努力,这个小女孩在数学课上终于敢积极大胆地交流了,学习的自信心大为提高。

像这种怯懦,不敢展示自己;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合作的学生是另一类弱势学生。作为老师不应该对他们弃之不理,而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细心观察、仔细分析他们的具体表现,寻找机会,适时引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使他们及早融入班集体之中,适应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三、用赞许的评价来托起弱势学生起飞的翅膀

数学课上就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问我:“老师,李丹丹(她的同桌,是一名弱势学生)作业做得没有我的作业好,为什么她得到了‘甲而我却是‘乙呢?”我微笑着回答她:“小象和小鹿举行举重比赛,如果它们的成绩不差上下,奖状应该发给谁呢?”李丹丹同学在我细心的鼓励和耐心的辅导下,终于在六年级毕业考试中由原来的二三十分考到七十六分,由于她的成绩在慢慢地进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学校里的活动她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要求参加了。像李丹丹这样的同学可能在每个班级都有,这就需要当老师的我们多一点耐心和爱心,肩负起老师神圣的责任。把弱势群体的学生作为优先要教育的对象,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她们格外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就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进步,我都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用赞许的评价来托起他们起飞的翅膀。 “天生我才必有用”。今天的弱势学生,可能是明天的“爱因斯坦”,只要我们老师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适合于他们发展的平台,一定可以让他们“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