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摘要:实验可帮助学生将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现象,以此理解化学内容、问题,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但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实验机会少、实验操作不规范等,这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文章就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之外,还要保证学生的相关技能有所提升,并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现阶段,教师可开展多种教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保证学习效果。

一、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少,所学知识有限,在接收化学新知识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疑惑和问题,若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教师在传授化学新知识时,可将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所学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相关书籍、互联网等查找、收集资料,创设一些让学生觉得熟悉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动探索新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能帮助学生完善化学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教授“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这一内容时,可以“温室效应”为主题开展实验活动。首先,在开展活动前引导学生积极收集与温室效应有关的资料。其次,在课上创设温室效应的情境适当导入新内容,利用问题“与温室效应相关的气体主要有哪些?”“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详细列举几个生活例子”等了解学生查询资料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回答:“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反常、干旱等。”再次,教师再开展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内容讲解,如制冷剂、灭火器等制作原理,详细介绍二氧化碳是如何导致温度上升,产生温室效应的。最后让学生进行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积极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物理性质,正确了解二氧化碳对人类的双重影响。通过熟悉的实验情境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开阔眼界,进而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设计科学合理方案,共同探究知识

探究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断提升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在科学合理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团队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可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由小组亲自示范,以此保证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氧气的制取”这一内容时,可先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组(最好每组5个人),避免各组之间的学习差异较大;接着,教师利用互联网播放氧气制取的实验视频,并展示相关实验用品,包括酒精灯、铜片、导管、烧瓶等,详细介绍上述物品的用法和作用;然后,给予学生15分钟的时间,让其设计小组实验方案,讨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制作原理等;最后让每组学生挑选所需的实验用品,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通过讨论、设计,有的小组选择酒精灯、KClO3、KMnO4、导管等通过加热制取氧气;有的小组则选择铜片、MnO2、H2O2、烧瓶等在不加热的情况下直接制取氧气;等等。而在实验期间,教师只需做好引导的工作即可。这样一来,课堂的主导权便在学生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小组的想法、情况自由设计学习方案,探究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并进行实验操作。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方案、讨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发散思维,认真思考氧气制取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积极影响。

三、培养实验基本技能,奠定探究基础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而且具有一定的启蒙性、基础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时候,必须要注重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实验基本技能。此外,化学实验还具有严谨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实验,进而获取更准确的探究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每次进行化学实验演示时,应该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按实验步骤、流程走,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端正实验态度,严格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酸、碱的中和反应”这一相关内容时,有学生发现自己将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进行融合后,会产生较多的气泡,与教师所示范的实验现象有点差异,感到非常疑惑。这时,教师便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际实验操作步骤、流程以及所产生的反应详细记录下来,再根据记录内容与教师的操作步骤详细对比,分析原因。最后发现是实验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而学生也明白了操作的严谨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完善化学实验室的相关操作准则,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并详细记录每次的实验现象,拟写实验报告,规范实验流程,保证教学效果。实验完成后,再要求学生自行整理实验物品,清洗、收拾实验器具和桌面,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严谨性,这最终也能为学生培养探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给予学生动手机会,探究化学知识

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均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而学生在下面观看;或者抽一两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教师再进行实验原理讲解。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之甚少。虽然这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内容和化学概念,但无法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探究等能力更得不到培养,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改变上述情况,教师可多设计一些安全系数高、难度系数低,且典型的化学探究实验,这样既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探究积极性,最终也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对于“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内容,由于教材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实验室通常会利用稀盐酸、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并没有更多的化学原理解释,所以这属于验证性的实验,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但教师可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则要求学生要正确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要领以及把握注意事项,记录实验现象,认真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学生通过稀盐酸与大理石、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碳酸钠粉末与浓硫酸、浓硫酸与大理石进行实验后,便正确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和过程,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最后均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思维创新等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可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开展团队合作、规范实验操作、设计探究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概念和实验原理等内容。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水平,而且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掌握各项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仲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促进科学素养提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8-9).

[2]詹琪芳.巧用实验异常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