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摘要:书画同源,小学书法教学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不仅要在小学阶段同时开设书法课和美术课广泛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更应该将这两门学科的教学互融互促,如此,教学效果将会更好。本文就小学阶段书法与美术协同教学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 美术教学 协同发展 美育

书法和美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很有必要性,因为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当前小学书法与美术教学现状

(一)书法与美术课程开设难以保证

合肥市目前仍有学校未同时开设书法和美术课程,部分学校未把书法课列入周课表计入课时,而是结合社团课的形式开展,导致参与书法学习的学生比例很低。同时,不同年级学生混合上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每到学期末,美术课因“主科”老师占课,不能按时结课和系统复习。

(二)对书法与美术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和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监督力度不够。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学功能室,书法或美术教师配备不够,相关书法教学的设施设备不齐全。经常出现“全能教师”,书法和美术教师带语数英学科,而将自身专业抛诸脑后,专业才能无处施展,存在感逐渐消失。当前家长的重视度不够,2020年2-4月份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美术作业不做强制要求,上传作业的学生寥寥无几,这与家长的重视与监督有关。

(三)书法与美术教学缺乏交互

在小学阶段,书法和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周课表中所占课时极少,通常书法和美术老师会跨年级代课,甚至要带整个年级的课,每周多达17-20节课。备课、制作教具、开展教研活动和批改作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加之担任兼职岗,用于教学研究、学科组之间交流的时间很少。书法和美术学科的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甚少,往往各行其道、缺乏交互。

二、小学书法与美术协同教学的重要性

(一)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书法与美术缺一不可

书法教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鲁迅先生曾说:“饰文字为观美,华夏所独。”我国现阶段的小学书法教学,从所需的工具材料、学习者的执笔及书写姿势、书写的方法技能等方面展开,进而呈现笔画、偏旁及汉字的教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系统地传承了书法艺术。同时还介绍了中国汉字的起源、书体的演变、书法家的小故事、著名碑帖的赏析等,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美术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各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中国美术是其中一颗璀璨的珍珠。中国画作为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意味隽永的花鸟画及绚丽多彩的民间绘画构成。中国传统绘画,是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方式、思维习惯、美术思想、哲学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的美术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美术内容,如中国民间美术、篆刻和中国画。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应用中国画这一艺术宝库,系统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祖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书法和美术同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书法、中国画、篆刻和民间美术,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部自2011年起力促书法走进课堂,将书法提升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程,以中国独创的毛笔书写中国独有的汉字艺术,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从教育功能看,书法与美术各司其职

小学阶段应重视行为规范、学习兴趣、恒心毅力等德育教育,而书法教学正具有此项功能。例如,楷书是法度完善的字体,小学生学习楷书,利于学规范、打基础。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审美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能够得以培养。同时,借助书法家的小故事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书法课堂相对安静,课堂氛围好,能够增强学生的恒心毅力,易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静的学习状态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小学美术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术教材多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工具、材料为切入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美术作业多呈现绘画和手工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从教学实践的过程看,书法与美术教学具有互补互促性

元初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