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华

摘要:现实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低效沉闷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预习题的设置、字词教学、文言并重、多文联教等几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文言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对其进行学习与传承是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纵观各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比重在不断加大。中考试卷中文言文、古诗词的考查分值也较高。现实教学中,由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差距,学生对文言诗文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更别说兴趣了。教师大多凭借自己的文言功底教学,课堂呈现三部曲的套路:朗读、字词教学与句子翻译、文本理解。这样的教学把课文这个有机的整体割裂成了几个不相通的部分,使课堂成了几个单一平面的叠加。那么,

如何将各个环节衔接起来,从而呈现出充满生机的高效课堂?笔者经常思索并付诸实践。

一、有的放矢,巧设预习

学案是学生预习的蓝本,有效的学案设计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回顾近年来自己编写的学案,笔者发现如果预习题设计得好,高效课堂的实现也就迈出了一大步。

《鱼我所欲也》是文言文中的经典篇目。如何理解“义”是本文的重难点。“义”即羞恶之心,是一种精神和品德,看不见摸不着,且其内涵在不断变化。怎样引导学生揣摩和理解呢?备课时,笔者反复思考、琢磨如何在预习中做好铺垫。问学生怎样理解文中的“义”,学生的回答肯定会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这样与“义”的内涵理解相去甚远。经过比较决定:预习中干脆避开抽象的“义”。于是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做人做事的思想准则,请你再找一找这样一些古今名人的例子,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关于他们的话语或事迹。

课堂教学中谈到对“义”的理解时,学生纷纷举出例子:顾炎武之“义”,就是国家的盛衰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都有责任;文天祥之“义”彪炳史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一代代爱国人士;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更是告诉我们应舍生而取大义;现代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等等。学生纷纷阐述着他们对“义”的理解。笔者就势再问:具体说说,在今天“义”的内涵怎样?

正因为有了预习题的有效引导,关于“义”的教学环节才能轻松而充实。这样的预习题难度不大,指向明确,为课堂教学做了引导铺垫。

二、生字探源,激发兴趣

正确理解词意,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古代的词义有些沿用至今,有些则发生了变化,教学时可采用追根溯源的方法。

如《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中的“戍”,笔者讲解时先写出它的小篆字体,然后与学生共同辨析:左边是“人”,右边是“戈”,合起来是人举着“戈”,表示守边的意思。

再如理解比较容易混淆的“即”与“既”的含义:

“即”最初字形左边是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跪坐的一个人,像一个人跪坐在盛有食物的器皿前面,准备吃食物。迎食为即,表示还没有发生,将要发生。“即”表示立即、马上、将要。“既”最初字形表示吃饱后掉过头,表示“嘴背着面前的餐桌上的器皿(注意器皿已空),离席”。“既”表示“尽,完了,已经”。

复习时让学生写写这两个字的篆体,再说说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学生的理解具体了,印象也更深刻了。笔者常鼓励学生课下找一些感兴趣的字,探一探其最初的形义,学生跃跃欲试。

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字义,更感受了汉字的形体美和内涵美。教师用形象的方法教,学生有兴味地学,效果自然不错。

三、文言并重,双管齐下

文言文的学习应当文、言并重。如何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争取一举多得呢?

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堂教学,笔者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片段:以“美”为关键词连缀全文,理清思路。提示如下:比“美”—问“美”—评“美”—思“美”—讽“美”。如何围绕思路,带动学生全面的学习课文?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1.在妻、妾、客的眼中邹忌各是怎样的?

2.画出原文中邹忌下结论的句子。

3.邹忌讽刺齐王的原因是什么,有必要吗?他进谏有风险吗?结果怎样?

4.邹忌能算是古仁人吗?(理由)

学生只有揣摩了词句的意思,才能更准确地在文中捕捉到相关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而问,将重点字、词、句加以突出。以下是相关课堂教学片段:

师:邹忌讽刺齐王的原因是什么?

生:“王之蔽甚矣。”

师:好,讽谏有必要吗?

生:有,从“甚”可看出十分有必要。

师:“甚”怎么理解?

生:“甚”是厉害、严重的意思,说明威王的缺点已经很多了。

师:谁来补充?

生:“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也能说明邹忌讽谏很有必要。

师:很好,你对文章读得很细。(师生共同根据上下文理解“门庭若市”这个词语的意义。)

师:邹忌进谏可能的风险有哪些?

(学生表情各异,发言争先恐后。)

生:有风险,但邹忌很聪明,他不是说大王有什么什么缺点,而是说大王受蒙蔽,比较间接,这样威王容易接受。

生:风险不大。威王听后说的“善”,以及他下的令都能说明。(理由不够充分)

师:“善”在此处是什么意思?

生:……

由上可知问题3能衍生出许多子问题,课堂上好的问题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了这四个问题,文章内容、重点词句、人物形象等均迎刃而解。这样能达到文言并重的目标,教师教得活泼,学生学得轻松,每个环节的有效性也不言而喻。

四、多文联教,善用比较

比较法是教学共生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中可将内容有关联的篇目联结在一起,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差异,再清晰地表达出来。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都是进谏之文,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邹忌、诸葛亮进谏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怎样的不同之处?能再进一步想一想原因吗?琢磨一下诸葛亮、邹忌两人进谏时的心理活动如何。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又可以归为一组。《小石潭记》中潭是静的,山是静的,人是静的,作者的心并不是静的。景的美、鱼的乐在作者眼里是短暂的,他的惆怅是难解的。作者流连山水,施施而行,慢慢而游,不过是为了排解孤寂郁闷的情感而已。《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以美景抚慰仕途上遭受的创伤,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和达观。

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感受写景并不是为了写景,实则表达“览物之情”。再完成以下两项任务:复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总结唐宋写景文章寄情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苏轼都是被贬之人,都是大文学家,有相似的遭遇,这两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怀一样吗?你更赞赏谁的人生态度?

以上教学设计中学生经比较辨析生感悟,这是认知多元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情感得以深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只要教师多学多思,每一篇文章都会常教常新,文言诗文教学将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