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晓

摘要:微课具有表现力强、灵活性好、短小精悍、可以反复观摩以及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比较薄弱的听障生。本文就如何将微课融入听障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障生 信息技术 微课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听障生普遍存在学习自主性缺乏、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这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北京四中提出的“四重五步教学法”值得借鉴。所谓“四重”,即重基础、重精髓、重方法、重自学;所谓“五步”,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这五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微课,把这五个环节做成有效教学闭环,形成高效的课堂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微课制作与试题设计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内容一般为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分析、一个实验操作或一种技能演示等,针对单一的知识点做深入细致的讲解、集中讲解某个重难点或操作演示等。

(一)微课制作

与传统教学资源一样,制作微课需要分析学生的特征。听障生是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相关知识时,理解不够深入、对技能的掌握不扎实、缺乏举一反三的学习迁移能力、缺乏知识构建能力。只有有效分析他们的现状,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制作教学微课。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操作步骤多,容易遗忘,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学前,可以利用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 9.0,屏幕录像专家)记录所有的操作步骤,然后配字幕或手语做成教学微课。

(二)试题设计

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试题要尽可能创设情境,富有趣味性与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设计试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难,有层次有梯度,层层相扣,让每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道发散题:你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这些硬件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硬件可以怎样分类?这些硬件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高效地学习,老师需要在教学五环节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步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首要环节——预习

课前预习既是心理的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例如,在教学二进制转换时,尤其是10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采用倒除法,对于听障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将录制好的微课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结合学习任务单,自主探究数制的转换方法和技巧,上课时老师再进行引导、学生示范,很快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数制转换的方法。

(二)中心环节——上课

信息技术课堂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演示、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等。例如,应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时,因flash软件概念多,操作步骤复杂,教师很难一边示范操作一边打手语,且很多计算机专业词汇没有规范的手语。老师可以把操作步骤录制成微课,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一遍没看明白的就反复看,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开展层次化教学。

(三)中间环节——作业

在学习PowerPoint设置动画时,学生对动画中的“计时”效果缺乏理解,对时间延迟理解不足,上课时只能机械地模仿。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听障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停留在表面,往往课上所学的知识下课就已经遗忘,课后练习时又变得无从下手。但有了微课,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反复模仿练习,从而逐步理解并掌握动画“计时”效果的具体应用。有了微课资源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巩固环节——复习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2)告诉人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遗忘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忆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微课时间短,针对性强,可以反复观摩、边看边操作,因而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检测环节——考试

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应用问卷星在线测试有快捷、实时反馈结果、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图3)等优势。教师根据检测结果及后台的数据分析,查缺补漏,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形成教学闭环,高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三、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不足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大量的微课教学视频,自主探讨课中重难点,但针对听障生的资源非常稀缺,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视频制作技术不足

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课存在画面不清晰,重难点把握不准,字幕、特效、声音与画面不同步,噪音、杂音较大等问题。

(三)家长对微课不认同

应用微课预习、复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脑、手机等信息化设备,家长担心孩子借学习的名义偷偷使用设备刷视频、打游戏等,耽误孩子学习。

综上所述,合理地应用微课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有效克服学生认知能力弱、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听障生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施国栋.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上),2013(9).

[2]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3]杨宁春.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J].中小学电教,2011(5).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