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摘 要: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田径队为例,着重研究高中田径学生运动员学训关系,通过对我校田径队员学训关系现状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田径;学生运动员;学训关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71-02

我校田径队于1992年组建,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及田径锦标赛,成绩显着,为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大批体育后备人才。讨论如何培养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绝对不能回避学训矛盾这一现实问题,经过多年摸索,我校走出了一条运动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

一、田径队学训现状分析

1.田径队文化学习现状分析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田径队队员主要来自于体育特招生,有许多未达到中考普高线(每年普高线560分左右),而一般学生成绩680分以上左右,因此田径队的学生运动员入学前的文化成绩较低,跟我校高中正常录取学生相比文化基础明显薄弱。

2.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

(1)训练计划

教练员科学的、系统的制定训练计划是田径队能够发展的必要条件。田径队每年都制定了年度、季度、周期的训练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训练。虽然田径队的训练计划相对比较科学系统,但是由于运动员较多、年级上的差异性,训练计划不能具体到每个人,在针对性和管理力度上都有所欠缺,最终极易导致训练效果相对不太理想。

(2)训练时间和强度

训练时间和强度是保证运动成绩的必要条件,它又是一个系统化的训练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科学训练每周一般在3次以上和训练时间1~2小时是保证课余训练质量的重要前提。我校田径队每周训练时间一、三、五17:00~19:00,星期日16:00~18:00,共训练4次。所以在训练时间和次数上还是比较科学的,对于以考学为目的的高中学生运动员而言,课余训练时间的安排还是比较科学的,理论上使学训关系的良好构建成为可能。

二、学训矛盾的主要因素分析

1.时间安排的冲突

田径队训练时间是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七节课后开始,训练时间在2小时左右,而学校高中年级第八节、第九节课程表上多数都安排了主课教学,学生运动员因为训练就无法参加这些课的学习。而学校又没有针对运动员进行辅导补课,对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学生运动员来说,学业成绩所受的影响就更加明显。

2.基础差异和精力分配的冲突

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在文化学习基础上的差距很大,也进一步体现在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上课听不懂,学习自信心不足;死记硬背,找不到有效学习方法;自学能力低,查漏补缺能力差。同时,由于训练花去较多时间和精力,学生运动员做好预习、复习等功课几乎不可能,这就更加重了上课听不懂的程度,逐渐恶性循环;精力和体力的较大支出,使学习和训练的投入提升上存在进一步的相互干扰。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及学习环境的冲突

学校对于田径队学生的管理没有制定专门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没有结合田径队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田径队的管理制度,没有充分保证课余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有效契合,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实效性。同时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文轻武”之风,所以学生运动员容易得不到教师、同学的重视和尊重,缺乏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优化学训关系策略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而要把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到有限的时间里去,需要学校、体育教师、文化课教师和学生运动员共同努力,处理好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

1.提高训练的高效性

科学、系统地制定训练计划是学生运动员能够快速成长的必要保障。教练员应根据本学年的训练计划,制定出详细的周期训练计划,以及课时训练计划和分层训练计划,科学地、因人而异地安排训练内容、量和强度;结合不同项目、不同性别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及运动负荷,探索最佳练习手段,提高训练课的实效性。

2.合理安排辅导时间

针对田径队学训时间冲突安排,在不影响学校大局的前提下,学校统筹安排文化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学生集体或个别辅导、补习。例如在比赛周期过后,教师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对个别学生运动员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早读课,安排40分钟的英语听力练习,周二、周四下午第八、第九节学考科目补习;自习安排语、数、英科目等集中补习;周六、周日学考科目补习。同时,学校为学生和教师做好了后勤工作,如调课时提供各科教师及场地为田径队学生运动员进行补习等。逐渐培养学生运动员养成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自习、复习的好习惯,并取得家长支持,随时跟踪监督,创造良好学训环境。

3.制定量化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学业标准与参训、参赛资格挂钩的措施管理制度,量化管理细则。首先每个学生开学时都有一个基础分,如果分数扣光就得退学。而扣分的范围包括卫生、纪律、言行、精神面貌等方方面面,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指定自学时间和自学地点,并配齐配全管理教师,与班主任及主课老师无缝对接,实行立体监督指导。

4.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学训环境是从外在角度缓解学训矛盾的关键,而这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大环境上。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保障体制越来越完善。同时,通过体育团队自身的不懈努力,田径队多次比赛获得佳绩,体育部领导和教练员与学校领导不断沟通、取得共识。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不断完善了学校体育评估细则,明确了田径运动员课外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学校田径队的考核办法,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规定训练时间和次数,加强田径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大力在学校官网及校园内宣传田径队学生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并相应设立体育奖励金,进行表彰,逐渐取得其他学科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尊重,大大提高了田径队学生运动员的荣誉感和学习动力。

5.注重身心健康教育

在“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下,我校格外重视学生运动员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为学训矛盾的产生,最根本的还是源自高中田径学生运动员的身心反应。所以,学校在合理安排学生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维护。一方面科学制定学习与训练计划,又对运动员的学习方法、营养、休息、按摩恢复等相关方面知识进行传授,使学生运动员学训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学校还配备专门针对田径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对运动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的放矢、有理有据的引导,使学生运动员更客观地分析自己、明确努力方向,挖掘潜力,加强自我建设,寻找提升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霭峰.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探索[J].青春岁月,2017(7).

[2]牛强.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的成因与对策[J].黑河教育,2007(1).

[3]余利斌.中学体育运动队训练与学习的互动关系[J].体育师友,2006(4).

[4]张辉.中小学运动员课外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1).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 71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