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赛男

摘  要:2019新教科版的科学课本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内容安排上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内容编排上,注意单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严谨性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2019新版三年级科学课本;单元知识;内在联系

本学期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安排从事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当我接到教材时,尤其是三年级的教材,我很吃惊,吃惊的原因是课本的大“变脸”。原来老版教材中的植物篇和动物篇被删除掉了,只保留了水和空气篇。

我把新版的三年级科学教材和老版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对比中我发现新版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可以说编者是有目的、有思想的。内在的逻辑性较之老版教材要强很多。新版科学教材体现了课改的新思路,而老版本的教材跨度很大,理解起来增加了难度和深度。如果按学科内容分既有生物知识又有物理知识,体系性不强,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与深度。新版教材中优点在于,体系化很强,关联性很强。内容的衔接上自然又流畅,体现了层层递进性,知识的关联性是一环套一环的。今天我以新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来说说编排上的优点。

开篇第一单元以“水”为开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的诞生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基础,是生物从低端进化到高端的物质基础。第一课题目水到哪里去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水到哪去了,是没了吗?不是,而是蒸发掉了,水从液体形态变成了蒸汽的形式。紧接着第二课讲水沸腾了,烧开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水的沸点是多少度呢,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伴随着水的蒸发现象。水除了有液体气体形式外,还有固体形态。当温度低于0℃时,水由液体变成了固体形态,体积变大需要向周围释放大量的热。水可以结冰,冰可以融化,体现了水的形态之间的转换问题。水除了具有形态的变化外,水能溶解物质。水在溶解物质时,溶解能力存在千差万别的变化。同是固体物质的小苏打和食盐,食盐的溶解能力优于小苏打,那采取什幺方法能加速物质的溶解能力呢?一是通过加热,二是通过搅拌,也可以边加热边搅拌的方法起到加快溶解的目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盐瓶不小心洒在了地上,地上盐和沙子混合了,怎幺办呢?也就是当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时,如何分离它就成了问题。需要借助前面学过的知识点,蒸发和过滤。在蒸发的过程中,结晶体析出。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总结性的一课,把固体的橡皮泥和液体的水及空气等进行比较,它们在形态变化时,而实质性保持不变。像这样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热胀冷缩性”,本质属性不发生任何变化。

二单元是空气单元,如果说水是生命摇篮的话,空气是任何生物生存的条件,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是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幺感受它的存在呢。学生体验用塑料袋兜空气,吹气球等活动,体验空气的存在价值。有前面的活动体验,那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答案是可以的,而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空气不仅可以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像充气娃娃、气垫船,都是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性。空气虽轻,但是有质量,只不过很轻。装满一袋的空气也不过两张纸那幺重,空气质量很轻,而热空气更轻。像热气球能够作为交通工具而用上上百年,利用的就是热气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包括住房,楼层越高,温度越高。因为热空气在上方,

当热空气和冷空气同时存在时,由于气压的差异,温度的差异,风就形成了。风其实就是流动起来的空气,空气不仅满足我们人每时每刻的呼吸,空气也能满足动植物的生长。而流动起来的空气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

如果说二单元单纯讲空气的话,三单元讲述天气,天气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大气层的所有天气现象。可以说,第三单元是以前两单元知识为基础的,来认识天气现象,认识雨、雪、风向、风力。观测降水情况,观测云量情况,最后一课的天气预报是本单元的综合运用。

新版2019年科学书在编排上较之前版本更加注意内容的关联性与一致性。内容编排合理而科学整体难度降低了,因为编者考虑到这套教材是给三年级的学生使用,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虽然之前学过科学,但是之前不是主课另外难度上没有拔高。总而言之,新版教材编排上可以说体现了新课改的总要求,也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这版教材是不错的一版教材。

参考文献:

[1]廖苗,吴彤.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观变迁[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04).

[2]梁得虎.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3]王晓英.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名师在线.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