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平

摘  要:要想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必须要以高质量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为依托,也只有数学课堂教学高质高效,才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精准地把握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方法,从而助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师要理解有效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强化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本文将就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数学教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高,课堂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够恰当,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等等,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地对此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不断地助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

一、认真进行备课

要想不断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还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地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并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对学情和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为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小节内容时,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进行备课。一方面,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地对学情、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准备。学情方面,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全面化和透彻化地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数学基础知识储备量、数学综合学习水平等。教材方面,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精准地分析该节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所在、教学的基本模块组成、教学的重难点等,同时还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对学情和教材的把握来精准、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如,了解负数产生的现实原因;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为后续的教学实施指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数学教师优化教学流程。如,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合理地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并明确每个教学模块的作用和价值,合理地将教学目标融入到每个模块的课堂教学实施之中,同时还要积极地流畅衔接各个模块之间的教学,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二、努力创新教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来看,不少数学教师依然采用“口授+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不足,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全面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为学生更高质量地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内容助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一方面,需要数学教师合理的为学生进行理论性内容的讲解,如使用PPT课件和微课视频来形象具体地对有理数加减法的意义、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理数加减法的应用等基础性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需要数学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合理地为学生设计练习题目,如,在设计题目时题型要尽可能多样化,并且题目要具有针对性、概括性和指引性,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讲练结合,全面巩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全面强化反思

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是否良好?等等。这些基本的情况都是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反思阶段进行全面化了解的,也只有数学教师进行了全面化的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发现教学问题和教学漏洞,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进和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因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的强化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查找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实现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小节内容后,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有效化的教学反思。一方面,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地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梳理,如教学的流程是否合理、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是否恰当、课堂的具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课堂的师生互动情况如何等等,都需要数学教师进行全面化的反思和回顾,以对课堂的教学情况有一个较为精准的认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反思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解决对策,全面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认真进行备课、努力创新教法、全面强化教学反思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路径,初中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地以数学课堂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和指引,全面推进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从而真正地构建高效率和高质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较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迎春.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1):375-376.

[2]张占林.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实际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