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译林版英语教材的插图和文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真正领会插图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插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仔细介绍课文内容,运用好教材中的细节,使得教学情境富有趣味,使学生充分掌握文本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关键词】插图;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顾丽娟(1985—),女,江苏省苏州市姑胥小学校。

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的特点

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们不仅具有艳丽的色彩,而且非常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插图和文字有机结合,让二者共同阐述文本内容,可以拓宽文本内涵。教材中的插图既蕴含着文化元素,例如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区别等,也包含良好的价值观念,包括健康饮食、保护环境等,让教材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插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教授英语课程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逐渐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到快乐。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在阅读时感觉到愉悦,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本的趣味性,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小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则往往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随着学生的学识增长,经验积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会慢慢得到提升,教师便可以适当讲解较为抽象的内容了。但总的来说,针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利用比较直观的例子会更合适,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小学教材中的插图往往既生动又直观,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符,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掘出插图背后的信息,通过认真观察、深入分析,掌握故事的各项要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并获得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学生阅读技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阅读技能培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插图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把握故事内涵。在利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开展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观察插图,还应当为他们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探究、表达,而且要基于插图搭建运用语言的支架,组织学生结合故事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插图的案例

(一)解读插图,挖掘细节,为创设语境提供线索

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克拉申在研究中明确指出:“语言习得是由于得到了相应语境的支持。”这表明语境创设对于语言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句比较平淡,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积极参与谈论,其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限制。插图中蕴含丰富的语境资源,能够很好地弥补了平淡文字表述的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与分析插图,充分发掘插图背后的线索,并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

1.阅读前,让学生由图入境,整体感知文本

在导入阶段,教师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并呈现party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语境。

T:Look at this picture,who can you see? (学生会观察插图中的人物,然后回答问题)Then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屋子内部的物品)

S:物品有彩旗、气球、饮料、食物!

T: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立刻就会明白故事中的人物正在开派对。

然后教师继续引导,提出“开派对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这些学生会如何分工,为派对准备什幺”等问题。

由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学生会掌握插图中的许多细节,由此他们可以更加充分地掌握文本内容。设置问题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索,仔细进行观察,勇敢地进行猜测,从而逐步掌握故事的各项要素,从整体上了解故事的情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在这过程中提升。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地采用问答形式,可尝试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让学生看图填表、选择以及排序等。此外,教师还应按照问题的难度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最好让学生单独进行回答;而难度相对较高的题,则可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2.阅读中,逐图描述,引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插图,并请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逻辑,对两组照片进行排序,将插图分为before the party和at the party。在学生观察时,教师利用提问引导学生。

T:Look at picture 2.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re the students preparing for the party?

S:They are going to buy some things for the party.

T:What is SuHai going to buy? Where can she buy these things?

What is YangLing going to do? And why?

What is WangBing going to bring? Where are the things from?

What about LiuTao?

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掘插图背后隐藏的内容,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对故事进行解读。因此,教师应当尽量对每一个插图进行分析,为各个插图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充分掌握故事。

3.阅读后,借助插图,使学生巩固所学并拓展文本

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结束后,教师设计了“Match and Say”和“Fill in the Blanks”活动,让学生补充对话。学生完成后,教师安排他们结合插图做配音练习,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故事的前提下,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充分掌握所学的内容。为此,教师可围绕插图搭建支架,组织学生们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或者让他们进行故事续编,培养他们的思维以及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当然,为确保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在巩固环节尽可能地利用好插图。

配音、角色扮演等拓展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发展自身能力,一方面,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锻炼机会,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符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梳理插图信息,充实文本,为丰富文本提供素材

插图既可以提供对话语境,也可以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教材的知识点。教师要善于化静为动,利用插图[2],在文本提供的信息不够多的情况下,充实文本内容,使静态的插图形象化、具体化,不断增强插图的使用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动眼、动脑的习惯,使插画成为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杠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案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中“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

1.读图预测

考虑到该部分的内容是围绕Bobby和他朋友的对话展开的,教师联系单元主题“Road Safety(交通安全)”,让学生观察插图,找出对话的重点内容,思考为什幺车子停了两次。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一些提示。首先,提醒学生从人物(Bobby和Tina)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其次,引导学生找到故事发生的地点—on the road;最后,让学生提取事件信息—go to see the aunt。至此,学生便能根据人物、地点、事件猜测故事情节了。

2.借图解文

T:What happened on the road? Why the bus stopped twice?

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分析。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提取文中的信息且做出正确回答,就说明学生已充分掌握了对话的核心内容。

3.层层递进

在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并形成对故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在仔细观察插图之后,学生就算是不看对话,同样可以自编对话。

T:What happened then?

学生根据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了故事,并给故事起了题目。

随后,教师鼓励学生按照续编故事演一则情景剧,并引导学生进入读写活动。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不难看出,读图是文本学习中的关键一环。在面对一长段对话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插图,找到编者的目的,把插图内容与对话信息对应起来,寻找新发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舍本逐末,必须围绕课本开展教学活动,最好由文及图,充分利用插图的优势,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能够很好地分析文本内容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自编对话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三)迁移插图信息,重构语篇文本,丰满语言情境

在教材中,插图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搭配若干小语段的系列插图,一类是搭配完整语段的单幅插图。针对第一种情况,教师应当对插图语言进行有效整合,确保语境完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构文本。针对第二种情况,教师可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引导他们通过已有的语言素材进行表达,然后重构文本,让学生实现对插图信息的迁移使用。

【案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中“story time”和“fun time”板块的教学

T:插图为我们展现的是Mike的家庭照,其中总共包含五个人—Mike、Mikes mother、Mikes father、Mikes brother和 Mikes sister。图中Mikes father

穿着西装,手拿文件袋,Mikes mother则手提购物袋。除此之外,成员也具有各自突出的特征,如Mikes mother“has long hair”而Mikes sister “has a big mouth”。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中对每一个成员的身份都进行了介绍。

在简要介绍插图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重构。

T:Guess! Who is tall/short? Whats his/her job?

接下来,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插图,积极主动地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将故事中每一个成员的身份及其工作作为悬念,保证信息差。在学生完成集体谈论以后,教师以讨论的主题为小标题列出语言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教师确定的语言框架进行介绍,将家人的体貌、工作等情况介绍给大家。由此,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迁移使用完成教学目标,重构了语篇文本。

在上述案例中,插图帮助了学生想象故事内容。具体来说,教师运用这样的插图时,可以采用由师生双方展开提问、回答,或者是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提问的形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话题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能够为学生之后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

结语

倘若把英语的文本教学比喻成一道菜,那幺课本中的插图就属于教学中的调料,可以调节菜肴的味道。但教师也应明确,调料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文本自身非常有趣,同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语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适量运用插图。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插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插图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围绕插图为他们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他们思维品质,由此更好地发挥出插图的作用,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鸿.课本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化方法[J].铁道师院学报,2000(0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