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玲,任 峥,王启燕,靳小业,黄 江*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引导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的学习[1]。混合式教学的理念由Elaine Voci 等[2]最早提出,建议将不同的学习资源、教学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模式等进行有效混合,从而最大程度优化学习效果。2015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下一步工作思路》中提到,要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在线学习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3]。本文结合“法医物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对法医物证学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法医物证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法医物证学作为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以法医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科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物证的检验、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根据法医物证学的知识体系,目前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明显

法医物证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主要是围绕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展开教学与研究,与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各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抽象且知识点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整个课堂都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讲授,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由于学生的接收能力不同,甚至学的比教的还少,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至于学生真正掌握了什幺,学到了什幺似乎不太重要。严重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1.2 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法医物证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思维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课程学时数的限制,传统课堂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拓展学习难以实施,而且传统教学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多以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导致“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复习”的现象。这种现象易使学生局限于浅层学习,无法进行深度学习,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无从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发展过程进行评价。

1.3 忽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传统的教学是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强调将主要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培养什幺人”列为教育的首要问题,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4]。因此课程思政在法医物证学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法医学专业的特点,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法的引入,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既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2.1 利用线上课程进行课前学习

教师通过雨课堂、QQ 群发布线上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及学习内容,如视频链接、预习PPT、阅读材料、预习测试、思考题、课前讨论等。本阶段是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环节,是课中、课后环节得以运行的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线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例如可以选择性阅读课件和观看视频,不懂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最终解决问题,形成问题导向性学习,既锻炼了自学的能力,又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学生也可将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线下针对性教学或线上答疑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2 线下课堂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线下课堂教学,可以采用课堂面授、PBL课堂、实验操作、模拟现场、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

课堂上采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小测验、随机点名提问等方法检验课前学习的效果,结合学生反馈的课前学习情况,详细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点评精讲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内化并融会贯通,深度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例如我们开设了模拟现场实验,学生从接警、案情调查、现场勘验、现场物证的发现、采集及包装送检、现场物证的检验等方面完成现场勘验及现场物证检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树立学生的“证据链”意识,强化法律意识,尊重科学,客观公正进行检验鉴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课后的巩固与拓展

课后的复习一直是大学生容易忽视的学习点,他们通常将复习集中在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两周,临近期末,学生的复习必然是应付考试,而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度学习,掌握的知识就不牢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课前学习情况、PPT 汇报、课堂讨论、集体合作等,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后学习要求,利用雨课堂推送课后作业,例如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完成文献阅读,拓宽视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后讨论或测试,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等。根据雨课堂提供的学生学习数据及时督促学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2.4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5]。法医物证学混合式教学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核。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慕课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比5%,包括了课堂答题、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慕课成绩占比20%,包括线上观看视频、线上作业、讨论发帖、线上测试等。实验课成绩占比25%,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测试。期末成绩占比50%,由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构成,期末试卷在题库中采用自动组卷的方式完成。

2.5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课堂表现、课后测评及调查问卷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包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被突破?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便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 教学成效

3.1 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获得长足进步

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获得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资助,参加多项大学生竞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2 融入课程思政,实现既教书也育人

课程思政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时,也同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理想效果。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涉及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司法公正、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等方面,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

3.3 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知识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我们可以从在线练习、考试、互动交流、合作讨论等教学活动的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对学生进行了过程性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法医物证学的教学目标。

3.4 引入新型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讲授者,更是教学的主导者和促进者。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教师必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内容,才能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讨论的引导者,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带领和监督作用,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4 结语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探索课堂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方式。

混合式教学既保留了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又发挥了线上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不仅关注教师“如何教”,而且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相关拓展内容,强调以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引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引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可以在现代教学中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