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迪 计瑶瑜

摘 要:本文以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从文化重构角度考察其现阶段文化保护与发展情况,总结出传统文化复兴与古镇开发热背景下地方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传统文化的价值迷失、文化重构的内容甄选困难、文化重构的结构困难。文末为文化重构提供一些建议参考。

关键词:古镇;文化重构;困境

一、研究背景

古镇开发热潮是近年来党中央文化兴国部署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旅游兴起的产物,但在各地实际进程中不免暴露出外观“千镇一面”、“文脉”断裂、文化遗产多元性受损等问题。这启示当下古镇开发者亟需反思如何科学开展文化重构。

所谓“文化重构”原指将环境、他文化等异质要素中“有用的内容有机的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1]而古镇的文化重构要求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提出适应古镇文化内部保育与对外发展要求的创新发展战略,实现古镇传统文化结构重组、功能创新和活态传承,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的价值引导与创新驱动功能。

本文选取正处古镇开发阶段的双林古镇,考察其文化重构现阶段成果,试探索当前古镇文化重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双林文化重构现状

双林镇位于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拥有三、四千年历史,兴盛于明清时期。当地近年来全面展开古镇重建与文化抢险工作,目前全镇拥有区级及以上非遗名录23个、市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11处。2019年,双林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现阶段双林文化重构成效突出表现在:水乡文化风貌景观带打造;围绕当地书法名家建立“费新我艺术馆”作为书画文化展出与交流基地;围绕当地非遗绫绢织造技艺,展开民间工艺与产销帮扶、展览与体验场馆建设、史料整理、跨领域文创合作等全方位保护与传承举措;围绕传统盆景产业,斥巨资打造“中国杜鹃盆景第一镇”文化品牌,发展“花海经济”,计划打造集宜居、旅游、宜业和文化保护的综合性水乡小镇。

然而,双林现阶段的文化重构仍存在力度不足、影响力不够、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当地文化振兴进程。比如古镇外观打造与民间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与保护间尚存一定落差;当地戏曲、诗书等深厚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与系统性重构致使当地文化多元性受损;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链尚未完善,导致双林古镇文化品牌影响力不足;当地民众较缺乏对地方文化认知度和参与度,难以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激活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机制等等。

三、双林文化重构的困境

双林古镇文化重构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镇文化复兴进程中的普遍困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文化价值迷失

双林古镇目前文化重构的重心倾向于更贴合当下市场需求的文化内容,如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盆景文化、能作为当地文化旅游名片的书画文化、最直接体现水乡特色的建筑文化等。而精神文明内容的重塑较受冷落,如当地彪炳史册的孝悌传统、资源丰富的诗书仪礼文化、蕴含丰富民俗内容的市井文化等如今普遍缺乏重构规划。

这些蕴含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认同与精神追求的优秀精神文明普遍陷入对其文化功能、价值认知迷惘的困局,原因在于西方价值观念与制度文明主导下的现代发展需求,导致了传统文化保守气质与消费主义大环境急进心态对立、非功利性传统文化保护与功利性现代化经济转型诉求错位、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愿景与追求个体价值实现的西方价普世观年间的矛盾,或将引发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建立的危机。

(二)传统文化内容甄选困难

古镇文化重构内容的甄选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完整解读,进而结合现代发展需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诉求,择选标志性文化内容进行重构。此过程要求与文化自身动态建构性、现实环境的变动性、发展性相结合,谨防保护机制的僵化,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艰巨的过程。

现阶段双林对文化重构内容的甄选难免顾此失彼。譬如,双林作为“古桥之乡”,现今却缺乏对古桥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解读、整理和加工,以及保护模式上创新与技术更新,当前对古桥的静态保护趋于被动、僵化,文化内蕴面临流失风险。再如,当地的传统街巷空间虽得以整治与修复,但其内部旧宅遗址、民间艺术、市井习俗等更丰富的文化遗产却未得到充分重视与重构,存在文化基因流失的缺憾。

(三)传统文化结构困难

文化重构的实践要求对外源性刺激进行内源性转换,这一机制要求科学处理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关系,即把握好文化结构中的“破”“立”关系。“破”要求对文化遗产批判性继承和结构突破;“立”要求立足传统文化基础进行创造性建构或转型。文化重构实践中若缺乏对二者充分的认识与规划,或将引发文化基因隐性受损、文化主体边缘化、文化替代主义或“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等问题。

双林的文化结构实践虽有所兼顾,但也存在明显局限。如当地旧街巷区域的空间修缮与民俗文化保护始终未见理想效果,原因在于“破”层面上的保护模式僵化、空间格局封闭,“立”层面上又缺乏现代生活发展要求、文脉修复策略、非遗文化采集体制等目标导向推动整体保护格局的升级。此外,当地文化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体系现阶段建构的不够完善,也是文化结构中资源整合与转换困难的体现。

四、对双林文化重构的建议

第一,明确文化自身的动态建构特征,完善文化重构体系。任一文化并非封闭、静态、绝对,而始终处于环境、他文化和主体意识综合影响下的动态建构当中。当下重构必须符合文化动态发展规律,建立活态传承与创新激活机制,完善政府统筹、专家指导、相关产业创新驱动、民众接受与反馈的社会分工体系,将生产生活需求、时代发展要求与传统文化保护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活态传承载体功能。

第二,创新文化重构模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应是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语言范式、表达形式与逻辑思维等的转换,以适应人们阅读、视听、理解的需要,以达到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目的。[2]开拓创新思路能改善文化重构停滞的困境。如近年来兴起的“文脉修复”方式、善涟“湖笔小镇”的完整文化旅游产业链模式、浙江特色的“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保护与开发新模式等等,都可为双林文化重构之路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民族出版社,2007.

[2]王永友,潘昱州.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南京社会科学,2017.

作者简介:

蔡佳迪(1998.6),女,汉族,浙江湖州人,高中,本科生.

计瑶瑜(1998.4),汉族,浙江湖州人,高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