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化工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显着的提高。生产合成氨过程,存在一定危险性,在生产过程若相关人员出现意外操作,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相关人员在存储过程,应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使用规范的操作方式。相关企业在液氨存储和使用过程也应做好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保证液氨存储的安全性。

关键词:合成氨生产;危险特性;安全培训研究

0、引言

氨气合成反应被称为把空气变成面包的反应,最初由德国化学家提出,首先用作炸药和战争,氨气合成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大大促进了氮工业的发展,氨气作为化肥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其中作用之一是为农业提供肥料保障。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工业工艺和技术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近年来节能环保概念的倡导,节能降耗成为各个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作为最重要的合成工业之一,对合成氨生产过程进行节能降耗优化和产业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1、腐蚀的形态分析

合成氨系统循环冷却水腐蚀的过程中,金属腐蚀形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均匀性的腐蚀。指的是在金属表面上有均匀的腐蚀,其危害性较小,一般情况下在设备制造中就已经考虑到这类问题,而且预先设置了腐蚀裕量;②电偶性的腐蚀。通常情况下,电偶性的腐蚀,主要发生在电气设备中,例如:黄铜材质的换热器在运行期间,与碳钢管板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出现了电偶腐蚀的反应;③缝隙类型的腐蚀,又被称作是垢下腐蚀,在换热器中的侧面有结构现象的时候,沉积层的下侧区域就有循环冷却水进入到缝隙中,形成氧浓差,出现电池腐蚀的现象;④斑点类型的腐蚀。在设备表面出现了不均匀的锈瘤,循环冷却水经过之后,会出现斑点腐蚀;⑤选择类型的腐蚀。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如:黄铜管出现了脱锌的现象,在循环冷却水的影响之下导致金黄色改变成为铜红色。

2、液氨储存及安全培训工作

2.1合理规划存储位置

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装置、设施等应远离以下场所:第一,人员密集的公园、商业区、居住区;第二,远离公共设施(学校和医院等);第三,远离水源和水厂;第三,除法律许可的运输码头外,应远离道路干线、水路和铁路干线、机场以及通信枢纽区域;第五,远离农田、养殖场、水产基地等;第六,远离湖泊、河流与名胜古迹、保护区等;第七,远离军事要地。根据法规,在液氨储存的选址方面,应综合储存地的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保证液氨储存合乎规范。按照储存位置临近区域设施、工厂、企业等特征,将火灾隐患考虑其中,兼顾风向因素、地形因素等,合理选择储存区域。将液氨的装卸、存储场所需设置于厂区周边区域,同时处于小频风上方位置。例如:在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硫酸浸泡锰粉,生成硫酸锰,之后向其中添加液氨,发生中和反应,经过滤、电解后获取金属锰相关产品。由于此行业属于人员密集型行业。当液氨的储存位置选取不当,将储存区域设置在下风位时,就会导增加液氨使用过程设备出现损坏的机会,引发液氨泄露,引发安全事故。

2.2做好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规定安全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经理论考试合格和实际操作合格,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可上岗。《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第30号令》(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中明确规定,合成氨工艺(液氨操作)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并且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必须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其他特种作业人员(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化学品安全监管条例》中规定,存放危险类化学品的生产企业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及时对从业人员展开岗位技术、安全、法制等培训教育。根据危险化学物品储存管理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及法律要求,合理配置岗位从业人员。液氨储存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只有人员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按照标准执行安全操作,保证液氨储存的安全,对此,在储存液氨过程,应落实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例如: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应学习安全管理技术、操作技术等,同时掌握所有储存、操作、管理过程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定期参加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业素质。操作人员应学习最新的液氨存储工艺,掌握存储设备性能以及安全存储方式,不断更新自身安全知识体系,保证在工作岗位上使用科学的操作方式。根据液氨储存区域操作要求,掌握科学的操作流程,以高素质的操作水平和扎实的安全知识应对液氨储存过程相关问题,使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培训过程,应重点强调操作人员工作岗位安全设备的穿戴情况,所有人员在操作期间严格穿戴劳保用品,做好岗位巡查工作,禁止出现私自串岗、脱离岗位、酒后上岗等行为,将人员的岗位表现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和绩效奖金挂钩,提高其岗位责任意识。

结语

合成氨工业现在已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于氨的需求量已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合成氨工业进行优化,增加其生产数量和质量,降低其能源消耗,减少其污染排放已经是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叶艇,游兆金,沈亚芳.冷冻水进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影响及对策[J].核动力工程,2017,38(z2):131-135.

[2]李红军,张健,王岩.氨冷却器的腐蚀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2):122-239.

[3]时利香,王信粉,李薇,等.循环冷却水系统新型缓蚀剂应用进展[J].应用化工,2019,48(10):2427-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