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婧

摘 要:正面教育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激励的教育方法作为正面教育的重要组成,起到促进学生成才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的方法,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热爱学生,宽严结合。

关键词:德育;正面教育;激励;成才

激励教育是正面教育的一部分,所谓正面教育,就是用令人信服的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实去激励、影响学生。激励教育也就是通过设置良好的教育情境,正面引导、鼓励,辅之以适度的纪律约束和调控,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励他们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前进,促进他们成才。

一、激励教育要树立先进典型

面对自我保护心理极强,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学生,哪一位教师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没有上演过“怒发冲冠为后生”的一幕?可是,时常上演的发怒不但没有让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变得听话,反而破罐破摔,甚至让本来乖巧的孩子也学会了无所谓。倘若班主任喜欢批评指责学生,那幺整个班级的学生纷纷效仿,大家互相批判指责起来,班级就会分崩离析。学生好的地方常认为理所应当,而坏的地方却挑出来放大,长此以往,坏的行为得到不断地加强,班级也会越来越没有自信和活力。

很多时候,适当的表扬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持久的作用。泰戈尔有诗表达得更为形象深刻:“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致于完美。”表扬班里表现优秀的孩子,树立学习的典范,那些中等水平的孩子自然会趋向好的一面。一开始我们班的语文听写水平非常差,一些学生在学习完一课后根本不会去复习词语或者把复习当作一种令人厌烦的工作去做,这样的效率自然不高。于是,我增加了激励的形式,用“听写光荣榜”和“星星榜”来记录能够全对的同学,贴上他们的照片或是为“星星榜”增加一枚图章,以此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利用思想品德课的时间,让几位成绩经常保持优秀的学生与大家分享学习经验,说说自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幺。学生们也能渐渐地明白,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优秀同学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值得他们学习。

德育的材料来自于学生生活,运用正面的榜样激励,以表扬、鼓励为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二、激励教育要发现优点

关注好学生,是教师的本能,但关注后进生,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一直希望能从正面给班里相对落后的孩子们一定的引导,怎样多用正面的鼓励而不是负面的批评,也是我在不断探索的重点。有一则故事让我很有感悟: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去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一位母亲居然从一个“挖土豆”的儿子身上找出优点并为之自豪,那幺,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学生中的弱势一族——后进生的身上发现优点,从其所长入手,应用他们自身的有利条件促进转化。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关注,更多投入。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我发现不是他们不想有为,而是有些时候他们会觉得即使做了也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长此以往才会越来越跟不上。班里有个叫F的学生,不算很聪明,成绩也总是在班里排末尾。他的性格比较文静,非常听老师的话,也渴求进步,由于自身和家庭教育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落后,他也因为老师的责骂而更加没有信心。我很想帮助他,于是每节大课间,都把他叫到办公室帮他听写或者督促他背书,还安排了语文课代表课余时间帮他听写,以巩固他薄弱的基础知识。我特别提出,如果F能考到80分或者听写全对,不但他可以获得一枚星星章,帮助他的同学也可以获得一枚。如此一来,也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弥补我管不到的时间。总复习的那次听写,我听写50多个词语,F居然只错了一个。我当场表扬了他,肯定了他这段时间的自觉努力,希望他下一次能全对。接下来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全班同学自发性地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留心观察F,他一直郁郁寡欢的脸上露出了喜不自禁的笑容。说实话,我心里也十分开心,看到一个孩子的进步,是对老师的最好肯定,真希望他能够再接再厉。

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成才的愿望是师爱的体现。它不仅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表达了对学生的期望,在这种赏识的态度下成长的学生就会神奇地发生“罗森塔尔”效应。

三、激励教育不是一味地放纵

贯彻激励教育要多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滥用表扬,更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一味地迁就和妥协。在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在纪律和作业上,我总是无原则地迁就他们,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结果乱糟糟的纪律也造成了“惨不忍睹”的作业和考试。这种局面也让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在观念上的偏差。“玉不琢,不成器”,教育学生自然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如果教师放弃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对学生发展的不负责任,有违以生为本的理念。只要教师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应该严格,树立老师的威信,给学生们赏罚分明的印象,这样,班级里的学生才能信任你,紧密地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班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德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感情的共鸣。只有诉诸情感,从内心深处生发的道德情感才有生命力,只有触动孩子的心灵,教育才会有丰盈的收获。”对于正处在心理、生理还在不断成长的学生来说,要触动他们的心灵,就应该做到贴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最需要什幺,为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并通过积极的手段激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班级的目标更明确、氛围更和谐,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取得新的进展。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