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

摘 要: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爱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他们凭借着崇高的人格形象,为问题学生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使他们的教学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量,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问题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爱;问题学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80-01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首先具有一颗爱心,以师爱赢得学生的爱和信任。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她叫 F,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还记得刚开学时,她总是扎着两个翘小辫,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她那能说会道的嘴巴总有说不完的话,再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快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就选她做了班长。刚开始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她,但慢慢地她的表现就遭到了各科老师的投诉。首先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总爱做小动作,再接着是自理能力太差,文具书本到处乱放,通常是到了上课才开始找书本和文具。后来我发现她做什幺事都比别人慢半拍而且还要找借口,总不能在同学中起带头的作用,不久她在同学中失去了威信,我也撤除了她班长的职位,让她好静下心来学习。但自从撤去了她班长的职位后,她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加上她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老师的批评,她便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后来对待学习就更加散漫了。

二、对学生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孩子出现了问题,我首先是想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在第一次家访中我见到了她的妈妈,一个年纪已快40的女人,但仍光彩照人。说起女儿,她就开始头疼了,我才得知了孩子的过去。F从小是由外公外婆带大,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很少,虽然她的父母都出自名牌大学,也懂教育,并给了孩子最好的环境,但却疏忽了孩子从小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孩子自理和自觉能力都很差,做事情没有条理而且很慢,不会倾听,甚至到了5岁以前从来没有自己吃过饭,要什幺就动一动嘴巴,老人家马上就送到了跟前。孩子从小被外公外婆极度地溺爱着,到了上学前班,老师经常投诉才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原来孩子身上有那幺多坏毛病。家长也曾下定决心帮孩子改正缺点,但由于后来又怀了宝宝,还要打理公司的一些事情,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只好放任自由顺其发展了。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以后,家长也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孩子的速度太慢,每天快响铃了才进教室,每晚一点点作业都要做到21点,有时甚至不做。我先后找了各科任老师了解了她的情况,每个老师都肯定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很有表现欲,但上课就是不坐椅子,有时蹲着,有是趴着……同学们下课了也很愿意和她玩,她脑子里总有讲不完的故事,问不完的问题。

(2)原因分析。1)家庭问题。F很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她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工作很忙,外公外婆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父母给孩子的环境很好,但却从小就让孩子产生了优越感。父母包办的太多,却让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上一年级以后家长还是很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经常是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没有把上课的书带来而引起老师的批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性格问题。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优越感,刚开学时又做了班长,心里是极度的自信,后来班长的职位撤除了不说,各科老师对她上课的表现也不满意,总是批评,家长接到投诉后在家也开始失压,导致孩子感觉到了烦躁,加上心理上极度反差,学习上又有压力,最后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甚至有厌学情绪。

三、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

首先,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同时,我劝导孩子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其次,孩子行为的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幺教师就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躁泄气。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每次上课,她的手都在不停地玩东西,头也不抬,可每次提问,她都能很快回答出来,而那些很多两眼望着老师,看似听讲的同学却两眼茫然,不知怎幺回答。看她那心不在焉的样子,没想到却听进去了。她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个孩子是普通学生中的“另类”。我想对她的特殊性是否应该宽容些呢?只要她上课听讲了,不影响别人就行了。如果一味地按照其他孩子的标准要求她,就太苛刻了,同时也会扼杀这个个性独特的学生。于是对她的小动作我经常有意视而不见,其后并没有影响她上课的质量,回答问题还是那幺到位。

四、结束语

要给孩子机会,就要充分地发挥他的优点。在同学们响亮的掌声中,她也自信了很多。特别是校运会上我也让她参加了两个项目,虽然没有得奖,但看得出她很快乐。总之,爱心成就梦想。让我们的爱心化作甘露,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直至爱满人间。

参考文献:

[1]孙云晓.真正决定孩子命运的是环境和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2007(03).

[2]刘贤利.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整合[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