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霞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一大难点,因其大多为多义词,且需要结合特定语境,单靠记忆很难掌握。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几个方法,以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实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100-01

“考试大纲”中规定,高中文言文教学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启示我们:150左右个实词是教学范围,结合语境是必要条件。随着高考题型的变化,文言文所占的分值有增无减,除了9分的选择题型,还有后面10分的文言翻译成为教学的重点。

一、留意字形,推断实词

古今汉语有很大的差别,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单靠积累记忆很难熟练掌握,时间一长,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中国方块字本身就是表意的,80%以上的形声字决定了我们可以观形察意。如“示”字旁代表祈福,“忄”代表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动作,“歹”字旁与死亡有关。诸如此类,留意字形,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推断词义,并作出判断。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中,我们讲到“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一句。学生对“楯”这个字不太理解,我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同时根据语感“栏楯”是一个词,两个字应该意思接近,于是大家得出了一致的意见,“楯”亦为栏杆的意思。再有“余扃牗而居”一句,也是理解的难点。“扃牗”一词如何理解?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表示“一个人”,有的说是“独自”,有的说是“安静的”。听到学生们的争论,我适时提醒大家,观察两个字的偏旁,一个为“户”一个为“片”,于是学生们认为这两个字应该是名词,但因为放到“居”的前面,所以应该是词类活用。到此,学生们的推测已经成功了一半。“扃”为“门”,“牗”为“窗”,再结合上下文,表达作者安静居住,专心读书,应该翻译为“关闭门窗居住”。看似难解的文字,只要学生用心,就可以推断出含义。如曾经学过的“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樯橹”二字等,观形推意,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就可以推断出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当然,这个方法适用于偏旁含义比较好把握的汉字。

二、结合语境,推断实词

语境就是句子构成的特定环境。实际上,我们对每一个实词的推断都不是凭空进行的,结合语境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可以在上下文中,推断出实词的含义、词性、用法等,让“猜测”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高考实词选择题型。如2006年广东卷文言文阅读《杜环小传》中,理解“母如其言,附舟诣谭”中的“诣”字。单看字形,言字旁与说话有关,说不通。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谭”指的是上文提到的“安庆太守谭敬”,因此“诣”为动词;而下文提到谭敬没有接纳、收留他的母亲,致使其母受困,最后推断出“诣”字为到、去的含义。在苏教版必修五中《陈情表》一文的教学,“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这一句表达的是前后在任官员对于“我”的重视。“举”很好理解,组词为“举荐”,那“察”又如何理解呢?只要抓住语境,再结合结构对应的方法,学生们马上推论出意义为“考察后予以推荐”与“举”字意思相似。再如必修三中《鸿门宴》的教学,我们遇见了“沛公起如厕”这句话。学生们依据当时的危机情形,马上得出“如厕”即为“上厕所”,“如”为动词。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私”是理解的难点。联系上下文,邹忌发现自己并不如别人说的是“第一美男子”,他不如城北徐公美,于是他开始思考妻子、小妾、客人说谎的原因。其中他的结发妻子认为丈夫伟岸的原因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缘故,那幺学生们认为“私”就是有私心,就是偏袒、偏爱。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一味告知,唯有如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三、巧用迁移,推断实词

很多课外阅读中的实词早就在课本中学到过,如果能灵活迁移,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推断出阅读材料中实词的含义。文言文新课的学习同样可以运用迁移的方法。根据以往所学内容,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实词学习也会事半功倍。在《赤壁赋》教学中,“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当中“狼藉”一词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想到之前学过的成语——“声名狼藉”,从而推出此处亦为“杂乱的样子”。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厌”字理解是重点,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含义“讨厌”带入的话,根本说不通。根据我的提示,学生们与“贪得无厌”进行了比较,最后我们得出该字的含义为“满足”。文言文的学习本就注重积累,可以从已学过的课文、成语等中进行巧妙迁移,便于推断实词的含义。

四、借助语法,推断实词

文言文虽然有特殊句式的存在,但很多时候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相差无几。句子通常也为“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结构,因此在实词含义推断中,我们可以根据先看某个实词所处的位置,而后推出该词的句子成分,最后推论出它的词性和词义。利用语法推断实词含义,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一词多义的难题,实用而便捷。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词的含义,从而感悟实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曹保顺.巧解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J].中学语文,2011(17).

[2]王政白.文言实词知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