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忠 秦在东

摘 要:创新人才及其培养有其共性特征,无论是洪堡的“全人”观,纽曼的“绅士”观,还是近代中国蔡元培的“硕学闳才”思想,都把主体意识、实践精神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创新人才要有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此必须圆大学自由之梦,实现“大师”之教,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通识教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01-02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

中国高等教育发端于近代,至今才百余年历史,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变化确是一波三折。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认为,大学必须“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言,坚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硕学闳才”。其培养目标的本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它强调通识,鼓励专攻,启迪智慧,归于创新。蔡元培的创新人才培养观是欧美教育思想的凝结及其中国化,对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规模、布局、结构、层次以及效益大大提高,并初步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想,1990年末期又开始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迈进。尽管这些改革成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这几十年来中国按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没有变,教育思想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模式化、共性化,使人才培养失去个性与特色;教育活动片面化,德育首位但缺位。因此,在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思想仍需继续转变。

第一,树立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灵魂。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被赋予了全新意义。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通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服务于社会,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大学自身的建设也必须创新,在办学理念上,强调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战斗力。”创新的理念要体现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只有全面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才能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第二,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自1990年初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已基本形成,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二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主体意识、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当前,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对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均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第三,树立注重创新精神的观念。转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型教育观念。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挖掘潜能。第四,树立通识教育的观念。“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普遍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更有利于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五,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使学生不局限在本国范围内,而是使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接受正确反映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化教育,成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进行国际交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人类面临诸如环境、能源、人口、发展等众多共同问题时,只有全球一定范围或整体的共同协作才能解决。国际化教育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加强师资建设,奠定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基础,没有一流的师资,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早在八十多年前,梅贻琦就曾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只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师资,才有可能创办出一流的大学,培养一流的人才。在师资队伍的选拔上,梅贻琦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的影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用人之所长。在他的倡导下,当年的清华园和西南联大诸说并存,学术繁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潜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流”“大师”等述语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高校的“大师”并不是可望不可即,也不是某一领域学术权威的专属名词,而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专业之长并通晓高等教育规律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

第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才培养要体现社会需要。教师承担着把社会需要转化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职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价值指针,体现着教育活动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教师的培养、考核主要在专业技能、科研能力等“看得见”“过硬的”指标上,而对社会责任感则关注不够,致使教学、管理、服务活动达不到预定的理想的育人目标。第二,高尚的职业道德。近几年,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受到普遍重视,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我认为,目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还局限于各种规范的教育,没有把职业道德意识作为重点,有些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道德思想、原则、核心、价值还没有成为教师职业活动的指导,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复杂的教育环境时,难以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第三,通晓教育规律,把育人融入教学科研活动全过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实际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育活动必须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相适应又是教育的基本规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矛盾和规律,如师生双边活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教学与科研活动等。教育活动的核心是解决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者只有通晓教育规律,才能在教学与管理等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教育活动的本质。师资培养除了注重培养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广博的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和探索高深学问的能力。广博的知识、高深的专业素质和探索高深学问的能力不仅是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实现“大师”之教,要有计划地培养“大师”,建立科学的进人用人制度,改革教师的评价和奖惩机制,把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效果作为评价师资水平的根本依据。师资评价中唯学历、职称、职位的状况,从根本上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发挥大学职能,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 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德国着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政治家威廉·冯·洪堡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后,把科学研究引入其中,使之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洪堡认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并指出,教师是“独立的研究者”,学生是“受到指导的研究者”,从而奠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洪堡在坚持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同时,更强调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他认为:“高等学术机构的作用,在内是把客观的科学和个人的教育统一起来,在外是把已结束的中学学业与正在开始的独立研究联系起来,或者说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过渡。”他从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科学思想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途径。大学制度发展到今天,人们不再质疑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但从未停止对大学科学研究目的的争论,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是争论的焦点。1852年,英国着名神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着作《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指出,“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反对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纽曼认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不是为科学研究而设,从事科学研究会使大学丧失其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此后,亦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科学研究要为培养人才服务。但实践证明,教育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相分离、相隔裂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只有从根本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使教育活动与科研活动、育人活动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2. 在服务社会中培养创新人才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进行了以社会服务为主题的改革,拓展了传统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社会职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州政府解决各种重大问题,既是威斯康星州政府的智囊机构,也变成了威斯康星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社会服务进入大学,在拓展大学职能的同时,对传统大学思想也产生了强大冲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在美国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工具化”人才一度成为美国大学的主流,这就与传统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产生背离,因而受到很多教育家的质疑。面对各种质疑,美国当代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指出,“社会在变化,高等教育的职能也在变化,大学像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总是靠改革而得以生存下去,而且变革总是始于脚下。”他倡导大学应该培养“有效的公民”(effective citizenship)。科尔的“有效公民”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丰富的知识;第二,了解美国社会;第三,掌握基本的学术方法和技巧;第四,具有选择和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能力;第五,养成一个有效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伦理价值观、审美观、责任感、自主意识,处事能力、完整的个性、健康的情感等与个性品德有关的品质。具有这些品质的公民之所以“有效(effective)”是因为他懂得生活,了解社会;不仅会选择和创造,而且还懂得选择和创造的意义。可见,科尔主张的创新人才同样也是具有价值理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服务社会与培养人才之间同样存在尖锐矛盾,这也是一批教育家反对把服务社会的职能引入大学的根本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社会是大学重要的实践活动,是集知识运用与创新为一体的活动,随着大学服务社会的范围扩大,深度增加,面向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会更加丰富,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问题是,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育人为目标,如果没有根本目标作指引,为服务而服务,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境地。

四、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规律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教育家、不同大学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和实践各不相同,但创新人才及其培养还是有其相通的共性品质。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普遍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第一,培养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主客体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创造性的基础。人对客体规律的认识,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状况的判断,即价值判断,是由主体意识决定的,人的主体意识越强,对客观事物研究和把握的愿望就越强。培养主体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弥补传统教育不够重视主体意识培养的状况。第二,培养实践精神和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归宿。实践的态度、精神和能力只有经过专门的教育活动才能获得。人们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活动已经有了全面反思,但是,实践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重视实践活动就可以解决,要按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系统规划目标、选择内容、设计方法和途径,并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才能完成。第三,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指个人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个人的兴趣、特长、意志力等。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个人发挥创造才能的重要条件。然而,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活动中个性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十分不利。第四,处理好“通”与“专”的关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主体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品质,所以为教育之本;“专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识”体现价值性、目的性,“专识”体现工具性、过程性。“通”与“专”的关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问题。第五,处理好“全面发展”与“面向全体”的关系。“全面发展”与“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是指教育活动是一个整体,对任何人的教育都是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而非片面教育。“面向全体”是表明“人人都可以创造”,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所谓最差的学生,而只有不到位、不完全的教育,因此教育活动要针对教育对象实行有差异的教育,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