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红

摘 要:班主任要有研发德育课程的意识,要巧妙运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水平。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发展相悖、缺少相应奖励机制的问题。班主任应巧上开学第一课,培育常规好习惯;巧用班级微信群,加强家校沟通;巧用德育红花墙,完善奖励机制。

关键词:德育;德育资源;德育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3.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10-0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热点,许多学校都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新时代的班主任需要不断积累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就很难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方法,对于德育,其实身边处处是资源,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将其渗透到德育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结合教学实践,对班主任如何巧妙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水平进行研究。

一、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发展相悖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甚至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倦感和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并忽略了学生的客观发展。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上好开学第一课,并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等,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学生发展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缺少相应奖励机制

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表扬学生,表扬学生能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但是在当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确定相应奖励机制,这会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缺少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完善班级奖励制度,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

二、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教学的策略

1.巧上开学第一课,培育常规好习惯

班主任接到新班时,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组织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文明公约、班级公约等,使学生学有所循。巧上开学第一课,建立合理的常规制度,可以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使学生形成惯性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更快、更透彻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应该勤去班级,与学生们多接触,认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通常,班级中会有一些纪律涣散、不爱学习、卫生不好、集体观念差的学生。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们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同时,班主任应结合学校的各项常规教育,分析本班的特点,制定本班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在执行各项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利用一切机会表扬遵守纪律、勤奋好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学生,将他们树立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班主任更应该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巧上开学第一课,开展趣味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班主任要强调“听”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时要做到“三到”。其一,耳到:竖起耳朵用心听。其二,眼到:眼睛望着说话的人。其三,心到:不开小差,聚精会神。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班主任可利用对口令的形式编制课堂常用语和指令语,并同科任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定式和习惯。如:(师)大眼睛,(生)看老师,(师)小手指,(生)举起来,(师)小腰板,(生)要挺直,(师)小小脚,(生)快放平,(师)捧起书,(生)要挺直,(师)语文书,(生)竖起来,(师)小铅笔,(生)要休息……学生明确要求后,教师一说指令语,学生们就会马上回应并按要求去做,形成良好的姿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再如,每次下课时,教师都应提醒学生做好下堂课上课的准备工作,并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表扬他们、树立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2.巧用班级微信群,加强家校沟通

当今社会,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将微信运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提高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利用微信,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利用微信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与家长及时沟通,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家长对教师的教育产生认同感。同时,教师每天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德育文章,让家长给学生读这些德育文章,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情感,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达到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德育目标的目的。二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拍小视频的方式对学生的德育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教师每周可以结合德育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一项德育作业,让学生通过拍小视频或照片的方式完成德育作业,落实学生的德育行为。例如,社区开展以“喜迎新年,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城乡清洁大行动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参加美化家园劳动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这样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3.巧用德育红花墙,完善奖励机制

学生在接受德育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由于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而不愿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的情况,这会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会降低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应该积极利用“成长红花墙”来完善奖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

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教室内设置一面“品德我最棒”的红花奖励墙,并告诉学生这面奖励墙的功能是奖励,对于思想品德表现优异的同学,老师会以粘贴小红花的形式进行奖励,并将小红花粘在墙上,当小红花积攒到十个的时候,就可以到老师这里兑换自己喜欢的奖品。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向学生说明,这些小红花不是奖励给学习成绩突出的同学的,而是奖励给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乐于助人、做好人好事的同学的。有了这样的奖励机制,学生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会更加积极地帮助同学,抢着做好事,在全班范围内营造出助人为乐的和谐氛围。渐渐地,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提升。因此,班主任应在德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完善奖励机制,让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从而提高德育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结语

班主任要有研发德育课程的意识,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转向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办学理念。拥有开放办学情怀的班主任,才能成为连接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德育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大包大揽只会让班主任负重前行,而且收效甚微。班主任要创新班级管理的形式,要发挥自己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进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吸纳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将其融入德育教学活动中,如巧上开学第一课、巧用班级微信群、巧用德育红花墙等,创新德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及家长的参与热情,完善德育教学奖励机制,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阳慕伶.小学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刘莉.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J].昭通学院学报,2017(10).

[3]刘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J].教育观察,2017(11).

[4]曹海燕.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