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丰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三本”作为基础使之起到传承“三文”的效果。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探究文章创作背景的方式感受文化情感,通过探索美学范式的方式体悟文化内涵,通过品析环境描写的方式把握文化特征。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意蕴;传承文化;文化情感;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2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三本”作为基础使之起到传承“三文”的效果,要通过各种方式挖掘文本的意蕴从而起到渗透文化、传承文化的效果。“三本”指的是生本、文本和语本,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阅读文本。“三文”指的是文字、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承,促使学生挖掘文本意蕴,通过文本感受和文化有关的内容,让语文教学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

一、联系创作背景,感受文化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在何种社会背景之下创作了这篇文章,这样能促使学生体会作者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文化情感,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情感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学习《桃花源记》时有学生提出,作者想让自己躲避在桃花源这样一个想象世界中,这和现如今的宅男、宅女不是一样吗?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创作背景。学生发现,虽然作者生存的时代中贪官污吏横行,但他却有一颗清正廉明之心,不愿意同流合污。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选择隐居,遁入自己理想的桃花源。而如今所谓的宅男宅女,他们只是有长期足不出户的生活特征,所以陶渊明与宅男宅女有本质区别。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一下古代的隐士文化,思考为何一些隐士并非真正想隐居,而是抱着走“终南捷径”的想法,思考为何当时会产生这样的隐士文化。通过分析,学生就会对隐士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知道这是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当前,受多元文化以及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难以理解作品内容,更谈不上产生共鸣。对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感受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创作思考,这样能促使学生产生文化情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二、探寻美学范式,体悟文化内涵

探寻美学范式能促使学生对文化的内涵有所感悟,美学范式主要包括审美现象学、审美诠释学、审美批判学、审美现代性、审美时空等。审美时空是一种超越自然时空、现实时空的自由领域,具有很大的美感变易性。现代艺术节奏加快,造成情节变化加速,这增加了审美时空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古今审美时空的方式体会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的感悟,更深刻地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作者将中华大地通过时空压缩的方式呈现在这首诗歌中,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十分热爱,这是一种真正的爱国情怀。对比一些古代咏怀诗可以发现,《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意象更为丰富,所表现的审美时空更具变化性,有更快的节奏。这样的写作方式能让读者产生一种压迫感,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无论是古代咏怀诗还是《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虽然在审美时空的表现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爱国情怀作为文化内涵被传承了下来。通过对美学范式的探索,学生发现不同的时代对于美的感悟有所不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人们对于文化的感悟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这能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积极探究古代文化,还要积极探索现代文化,并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品析环境描写,把握文化特征

环境描写是文章中常常出现的内容,却往往被一些学生忽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其中的文化特征。

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何种方法展现众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分析为何其行动能获得成功。学生在分析后找到不少因素,如士兵口渴、杨志放松警惕、白胜和晁盖等人配合默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学生发现,文章展现了酷热难耐的场景,正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士兵才会口渴,因此晁盖等人的计策才能成功。同时,文章还展现了山路难行的场景,士兵很辛苦,需要休息。学生发现,天气因素也是行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继而,教师指出环境描写体现出作者认为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行动才能成功。文化特征指的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叫文化元素。天时地利人和、中庸之道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品味文章的环境描写,学生能体会到作者通过何种方法寓情于景,并情景结合地进行创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传承经典文化,更要积极传承当代社会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通过各种策略调动学生的真实体验,促使学生有所收获,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思考、选择、行动,找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促使语文教学发挥“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臻.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建设,2017(01).

[2]岑玲.中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教学方法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