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摘 要:正确完整的前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残缺的前概念,则会阻碍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找准关键点,在比较教学、数学模型、探究活动、学生交流中用好前概念,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数学教学;前概念;教学策略;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6-006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刚接触数学知识时,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已经形成了对客观世界中数学知识的简单认知,具备了许多前概念。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数学教学中逻辑性和计算的难度。

一、比较教学中,渗透前概念

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以使学生快速接受新概念,纠正错误前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时,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角的概念,也能对三种类型的角进行简单的判断,但是在描述的过程中完整性和准确度都不高。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直角的概念,如教室内桌子腿和桌面所成角就是直角,粉笔盒的每个角也都是直角,再借助教具演示,通过比较教学,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其角度小于90°,而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其角度大于90°小于180°。这样,对于钝角、直角和锐角的概念,学生掌握起来就简单多了,前概念也更加完整,更容易建立起数学知识框架。运用比较教学法渗透和纠正前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建立数学模型,深化前概念

模型教学就是根据某事物的特征和数量关系,采取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概念、公式、方程等都可以采取模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深化脑海中的前概念。例如,在学习“分数概念”部分知识时,学生的前概念里已经有了、等简单的分数,分蛋糕吃的时候,会跟同伴说“可以给我一半吗?”这就是前概念的表现。但是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却没有整数计算熟练,而且很多知识还需要死记硬背。这时,教师就可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教学,逐步深化前概念:一方面可以借助实物教学,用硬纸板做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分割成不同的份数,要求学生来比较大小和进行计算;另一方面还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来进行分割,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模型。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直接经验很少,对生活缺乏观察。教师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概念。

三、在探究活动中,弱化错误前概念

学生的特性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知识,弱化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为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该基于全体同学,力图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部分知识时,很多学生潜意识里觉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之前学过的正方形、矩形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应该是长乘以宽,或者边长乘以边长,对应到平行四边形中也应该是相邻两个边的乘积。但真的是这样吗?平行四边形和之前所学的矩形、正方形有什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呢?计算面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原有认知的不同,设计多种实验活动。对于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应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在学生交流中,建立科学前概念

学生喜欢与别人交流自己掌握的前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前概念。学生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交流,包括小组讨论、提问和个别访谈等,从而快速诊断出学生所具有的前概念;也可以是书面形式,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同桌之间每天交流日记内容,对自身掌握的各种概念进行组织和重组,这对于学习新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对于数学知识学习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多加利用,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意识中前概念的正确性、模糊性等有深刻的认识,积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前概念作为孕育和滋生科学概念的基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科学概念。当然前概念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水平,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真正取得期望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窦轶洋,高凌飚,肖化.论学生前概念及对教学的启示[J].学科教育,2001(10).

[2]林智.小学数学前概念资源利用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