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峰

摘要: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即“四心”,这使人有向“四德”发展的萌芽,其注重自我修身对人向善的作用。荀子则提出“性恶论”,主张“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则会导致恶,强调用后天礼仪法度引导人们向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高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选择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善论;性恶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0-0025-04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幺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要善于从古圣先贤的思想中学习精华,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纵观我国古代各学术流派,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颇具代表性。春秋末期,孔子在社会大变革过渡期间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先天意义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有着相近的共同本性,同时强调人后天形成的相异习俗对其本性的作用。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孟子和荀子又进一步探讨人性,分别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思想。本文从先秦儒家人性观的思想出发,探究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孔子性相近理论

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体系中,儒家学派可谓是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被誉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原有的礼乐制度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连年纷争不断,但在名义上却依旧高举着“礼乐”的旗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下,各个学派的思想体系百花齐放,对人性的探索固然不在少数,但都处于萌芽期。从历史记载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孔子一生中关于人性的话题探讨并不多。从《论语》的内容来看,在文字上涉及人性观点的只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虽然《论语》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不多,但是从孔子的生平、思想及价值观等零星碎片中,也可以总结出孔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孔子一生都对礼乐制度十分推崇,但他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周朝原有的礼乐制度已然失去了规范道德准则的作用,因此很多时候孔子面对现实境况只能发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慨,并且在后期逐渐形成了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观点,同门人一起积极提倡和推行。由此可知,孔子内心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对理想中礼乐制度的向往和对现实中看清了礼崩乐坏的遗憾。为了能够解决或者说缓解这种矛盾冲突,孔子采用以“仁”代“礼”的方式,将外在的、强制性的社会制度规则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准则,以此提升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将早期服从神性、服从规则制度转变为顺从人性内在的需求,顺应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自我意识,由此推动了关于人性论的探讨和研究。

孔子毕生都在积极推崇“仁”,追求“仁”,其理论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在于“仁”。在孔子看来,“仁”是天性所致,所以就有了为仁由己不由人的论断。孔子所谓的“仁”指的便是人们现在所讲的仁德、大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中庸》第二十章中的“仁者,人也”的思想就是总结了孔子的思想论述,认为具有仁爱之心,方可称之为人。孔子关于人性论的探讨是非常重视“习”的。这里的“习”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反复的实践练习,另一方面是受到周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后逐渐养成的习惯。因此,可以将孔子的这句话理解为:人生在世,天性平等,没有所谓的天命论,人与人之所以存在巨大差异,是后天的经历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产生的。

二、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孟子所处的时期是战国中期,当时地主阶级初露生机,各国竞相变法图强,以实现天下同一。同时,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人们的道德观念良莠不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在继承与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人性的问题,主张“性善论”,为在政治和教育上分别强调仁政说和儒家道德教育奠定了人性论基础。

1.人之“性”

要真正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便要从理解“性”的内涵开始。在《孟子·告子上》中,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孟子便以此为基础进行推导,得出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的荒唐结论。由此,孟子反对“生之谓性”的自然人性论。从人类学上讲,人是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建立团体与机构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目的的动物。这便决定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天生具备的自然属性、生理本能等都不属于人之“性”,人之“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殊本质,如果人不保持自己的本性,就和禽兽无异。

2.即心言性,自我修身

在理解人之“性”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四心”和“四德”的关系,才能够真正理解孟子的人性观。孟子所言的人之“性”便是“四心”,分别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是因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四心”,才使人有向仁、义、礼、智的“四德”发展的萌芽,为“四德”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根基和可能。实现“四德”后,人才不会被动服从接受外在的道德规范,而会主动自觉地培养道德。因此,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说人就是善的,而是说人生来有向善的可能性,但受成长环境与后天教育的影响,人们不一定会走向善端,也会向恶的趋势。对此,孟子提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他强化了儒家的“内圣”思想,强调人们要注重自我修身,才能向善。

三、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荀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末期,此时奴隶制已土崩瓦解,各诸侯国封建生产关系已基本建立,诸侯割据,常年混战,社会上实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要求日趋强烈。这使得荀子从现实出发探讨人性,认为社会动荡的源头是人本有的私欲。荀子“性恶论”的思想最终也是为其强调礼义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服务的。

1.人之“性”

理解荀子所提出的人之“性”的内涵,是把握其“性恶论”思想的基础。《荀子·正名》中有言:“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由此可见,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充分肯定“生之谓性”的自然人性论,他主张“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是人生理心理的本能欲情。

2.化性起伪

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论”强调人生理心理的本能欲情是一种客观必然,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是任其发展则会导致恶。在他看来,人生理心理的本能欲情是恶的根基,具有成恶的可能或趋势。因此,为使人们不向恶的趋势发展,荀子以性恶的思想为前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即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他着重强调用后天礼仪法度约束和引导人们先天的性恶,通过良好环境、教育者以身作则的施教方法,教育引导人们向善。同时,荀子也指出“积善成德”的自教方法,说明他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自身教化的作用,而是更加注重后天因素对人性产生的影响。

四、先秦儒家人性观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性善论主张人有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提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在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性恶论从根本上否认人有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提出人性有恶,注重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本质上属于唯物主义。同时,二者的思想又是相辅相成的。使人向善不仅需要自我修身,还需要后天环境、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只有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发掘其中的可取之处,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与启示。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分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探究其社会状况。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渡的时期。“私田”等现象引发了奴隶主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使礼坏乐崩,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孟子和荀子以此为出发点探究“人性”,归根结底是想探讨如何更好地使人向善,使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建立自己心中和谐而稳定的理想社会。

借此,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引导、帮助人们分析、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本质上就是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本特征,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有利于高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断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2.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德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的“性善论”从人生而特有的“四心”出发,提出扩充“四心”便可成善,进而提出自反内求、存心养性、刻苦自励等仁义道德、自我修身的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则从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欲情出发,提出顺其自然发展则致恶,进而提出环境塑造、身教示范等后天施教的方法。将二者相结合,可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性的经验与方法。

首先,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及不足,在日常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注重提升修养。而教师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通过思政课和各种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推动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基本方法走深、走实,使道理逐渐入耳、入脑、入心。第一课堂上,教师应综合运用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思政课教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二课堂上,教师应组织社会实践、小组调研、志愿公益、文艺表演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实践中寻找和检验真理,追求和发展真理。此外,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发挥优点和长处,克服缺点和短处。高校教师应采用直接式批评、渐进式批评等方式,将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大学生明确缺点错误,自主抵制错误思想,解决思想矛盾。

再次,要坚持典型教育法、感染教育法等一般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教师应明确职责使命,创新教学方式,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善于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而且应大力挖掘资源,创新育人形式。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素材,将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校园,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同频共振”,推动学生自觉理解、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理想。

3.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出自《论语·先进篇》,这也是先秦儒家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材施教的本质在于尊重人的差异性,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育人哲学,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孔子正是看到了每个人不同的资质,才提出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种理念即便是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能找到诸多的相似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法,这在本质上是和因材施教一致的。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从先秦儒家优秀文化中提炼精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学通常是大教室集体授课,许多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面对着共同的老师,这无疑给因材施教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此时,便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因材施教方案,也需要充分尊重现代教育的规律,采取理性疏导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4.注重选择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先秦儒家人性论强调环境对于人道德境界的影响,这也是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各种文明相互激荡、交流互鉴,而“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加速涌动。

因此,高校应注重现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要立足于我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选择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环境因素,消除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背离的环境因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积极因素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建设积极向上、能生动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教学工作体系。高校要巩固学校教育主阵地,用好家庭浸染主抓手,畅通社会锻炼主渠道,协同多方主体育人体系,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此外,学生自身也应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弘扬真善美。学生还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学校教学与实践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时汇报学校环境中出现的不良思想与行为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对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性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至今仍旧是纷争不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落实“两个相结合”的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加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5]荀子.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7]赵瑞芳.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新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04).

[8]岳悦,邢起龙.先秦儒家人性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06).

[9]张建晓.认同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分析框架[J].湖北社会科学,2019(01).

[10]刘琳.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7.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Yunfeng

(School of Marxism, Liaocheng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thought, Mencius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claiming that "nature" is the speci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different from animals, namely, "four hearts", which makes people have the bud to develop towards "four virtue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self-cultivation in human beings towards good. Xunzi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vil nature", claiming that "nature" is the natural nature of human life, and that its development will lead to evil, emphasizing the use of acquired etiquette to guide people to go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 dialectical view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a certain guiding rol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material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the theory of evil nature;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