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 孙锋

摘要: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师范文化用其丰富的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成为教师教育改革工作的精神引领。新时期,师范文化体系建设要将传承和创新作为目标,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为指导,充分展现师范文化的育人价值。文章简要论述新时期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对师范文化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价值反思;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9-001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中师范文化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22-JCJY-13)的研究成果

师范文化内容丰富,不同文化要素相互关联成为一个整体,师范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梳理师范院校办学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将文化创新作为指导助力教师教育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汲取师范文化传统养分,根据新时代教育要求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开辟全新的师范教育格局,增强教育者的使命感,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能够为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一、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必要性

1.师范文化是师范教育的精华

师范教育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师范教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师范文化。师范文化可以说是“百年文化”,到如今,其已展现出新时期师范教育的精神风貌。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原始布局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师范院校也逐渐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师范教育逐渐变为教师教育。将传承和创新师范文化作为出发点,构建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师范文化体系,是展现教师教育改革特色和价值追求的关键所在,通过文化建设重构文化体系,能够让教师人才受到文化熏陶,实现人生理想[1]。

2.有助于传承师范文化

师范文化是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精神土壤。教师教育改革将师范文化建设作为使命和职责,要求教师修炼专业基本功,在教师岗位上展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文化积淀需要依赖文化滋养,依托师范文化构建教师成长文化生态,用文化育人,探索教师教育改革全新路径,建立与教师发展相契合的师范文化体系,能够促进师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原则

1.突出德育为先原则

新时期,师范文化建设要突出德育要素,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能够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对于教师教育来讲,师范文化建设必须要做到“立师德、筑师魂”,将师范精神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出来。同时,教师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而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师范院校是弘扬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因此师范文化体系构建要秉承立德树人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师范文化深度融合,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2.秉承文化融合原则

新时期,师范文化建设要秉承“两个结合”原则。一是师范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师范文化和精神传达的重要载体。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根基,倡导以人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是圣人行为的最高标准。教师要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己任,在师范文化建设过程中探寻传统文化的精华,如“知其不可而为之”中蕴含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都可以作为师范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二是师范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结合。红色文化是优秀的文化类型之一,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在育人过程中的应用,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在赞美教师品德的时候,通常使用“红烛精神”,这与革命者的“奉献精神”殊途同归。因此,师范文化建设还可以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这样既能传承红色文化,又能丰富师范文化的内涵,进而帮助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引导教师用革命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坚持文化丰富性原则

新时期,师范文化建设需要坚持文化丰富性原则,要从物质环境建设角度出发,展现物态环境示范性特色,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制度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制度是规范教师行为的纲领性文件,建设具有师范特色的制度文化,能够有效规范教师的言行。此外,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教师人格,因此,师范文化建设要通过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师范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找到各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它们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有助于塑造教师人格,促进教师精神发展。

4.遵循全程性育人原则

新时期,师范文化建设要与教育全程相融合,与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全程融合,包括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学科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师范文化和学科建设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秉承课程改革要求,更新文化建设观念,探索多元化的文化建设路径,能够使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呼应,达到共同育人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可以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引导师范人才继承优秀文化,提高其文化素养。因此,师范院校要从育人全局角度出发,探索全程性文化育人工作思路,做好顶层规划,将师范文化与教师教育实践过程相融合,将师范文化建设规划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秉承立德树人教育核心,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文化建设内容有效落地,彰显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特色,发挥师范文化的育人价值[2]。

三、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策略

1.明确师德建设重点,推动立德树人进程

师范文化建设要秉承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对传统师范教育和当前师范教育共同审视。师德属于教师职业生涯灵魂所在,能够体现出教师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师德培养对教师人才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及职业认同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强化师德教育是师范文化建设的核心,能够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师范院校只有着力打造师德素养培育工程,进一步完善师德规范,才能培养出具有教育情怀和道德情怀的教师人才,帮助其立德立学、立德立身,将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所以,师范文化建设要将师德培养作为重点,深挖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文化精神及人文精神等,让教师人才遵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

在师范文化建设过程中,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体现师德文化教育内容,将校史重德精神体现出来。可以将院校发展史和师德建设内容写入《新生手册》,要求新入校大学生参观校史展览馆,将其作为新生的“师德必修课”。师范院校还可以在教师节开展“讲师德故事”活动,评选出“十佳百优”教师,或定期组织“大学生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师德标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另外,师范院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向全校师生推送师德典范故事,营造师德文化教育氛围。

在师德教育活动组织阶段,师范院校可以以文化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定期召开“讲师德、铸师魂”主题交流会议、“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议,持续深化师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创新师范生师德教育平台,建立名师讲坛,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和职业素养教育,让师德师风教育和专业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除此之外,师范院校还可以组织师德体验实践活动,成立专家委员会,开设公益课程,打造师德文化,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沃土[3]。

2.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与红色文化相融合

(1)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师范文化建设要构建传统文化传承育人路径,落实顶层设计,引领育人方向。文化育人要坚持整体规划,从地方发展、国家服务等角度做好文化传承。在师范文化建设过程中,师范院校要落实整体设计,展开顶层规划,形成文化建设合力,打造具有前瞻性、标志性和引导性的示范项目,将文化重点工程作为抓手,构建文化育人体系,践行大学之道,塑造文化精神,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使之转化为强大的育人力量。师范院校要以文化立校,将文化上升为发展战略,占领文化育人高地,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利用,促进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

在教师教育师范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实践平台的创新应用十分重要。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寻找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让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的内容,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知行合一”环境下对传统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师范院校还可以从课堂教学出发,组织文化品牌类实践活动,将文化育人第二课堂活力激发出来,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等,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平台,营造文化育人氛围,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体系建设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环境而展开,师范院校要在校园文化中融入鲜明的传统文化,用经典的人文石刻、朴素典雅的庭院景观传承传统文化,浸染大学生品格。此外,文化体系建设还要依靠传播工具而展开,师范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实现寓教于乐,用传统文化的光芒点亮学生内心,让师范文化建设熠熠生辉。

(2)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在师范文化体系构建中,红色文化的融入也非常重要。师范院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VR虚拟互动等方式为大学生展示“四史”,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吸引大学生积极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去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参观,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沉浸式体验革命文化,进而提高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师范文化建设的良好素材,学校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属于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为培养新时代有志青年,师范院校需要合理运用红色文化,展开师范文化建设,用沉浸式、情境化的方式,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4]。

3.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展现师范文化层次性

(1)物质文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范文化建设过程要体现出文化的层次性,而物质文化是师范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师范院校可以从环境设计方面应用物质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和建筑物等都是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师范院校可以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场所设计中将师范文化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同时,师范院校还要做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利用校训、雕塑和宣传语这类具有文化功能的标识,展现学校独特的文化风貌。设计校园景观时,可以在校园放置教育界名人雕像作品,或者在石碑上刻校训、在墙面上挂名人名言,还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和校园史,选择杰出校友、优秀教师、校领导的故事,利用课堂、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传播。比如,我国的一些师范大学便将蔡元培、陶行知先生或“孔子行教”的塑像放置在校园内,以彰显自身办学理念,实现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统一。

(2)制度文化。师范文化建设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涉及的要素较多。为确保师范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师范院校需要加强组织督导,制定相应制度加以保障。学校要设置督导机构,对师范文化建设的进度、质量、结果等定期检查,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就要及时调整,保证文化建设师范特色显着。要将师范技能、教师品德作为文化建设重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文化活动评选方案》等管理制度,为师范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师范文化建设还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作为支撑。因此,师范院校需要增加活动经费,秉承师范文化建设要求,将教师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制定相关制度,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协调好资源分配,保证物尽其用。

(3)精神文化。师范院校除了要建立文化立校发展战略外,还要从学术、学者和学生等方面出发,塑造大学精神,以文化铸魂,用文化养人,坚持在学术上“守正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引培一体”,在文化传播上“走出去”,建立文化育人整体格局。为了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师范院校需要占领课堂育人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深挖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精神文化要素,以精神文化精髓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在学生心中。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孟子”“中庸”“大学”等课程,将其作为导读课程,可以开设“论语”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程,还可以开发“诸子百家精讲”“生活中的儒家伦理”等校本课程,引导学生阅读传统着作,感受其蕴含的精神文化。

4.将师范文化融入教育全过程,体现文化建设全面性

(1)融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的构建,要将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明确文化建设目标,将之与教师人才教育目标相统一,突出立德树人特色,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做好顶层规划,响应时代号召,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将师范文化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融合。

(2)融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师范院校学科建设也可以融入师范文化,响应教师教育改革要求。师范院校要关注精品课程的建设,兼顾交际理论、课程和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经典论着导读、教育史等课程建设,丰富师范专业课程内容,深挖课程中蕴含的师范文化,体现学科建设特色[5]。

(3)融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改革要面向教育者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师范人才不但要掌握育人规律和基本理论,还要具有教育情怀。课程改革过程要着重训练教师人才的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加强实践教育、实习标准、“双师”队伍、系统化研习等方面建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渗透师范文化[6]。

(4)融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育实践可以融入师范文化,比如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等都可以依托思政课堂而展开,还可以开展课程思政,深挖专业课程中的师范文化。课外教学主要是组织具有师范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如演讲、辩论、朗诵、参观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要秉承“一中心、两融合、三层次、四融入”的路径,将立德树人作为文化建设中心,巧妙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丰富师范文化的内涵,围绕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文化建设内容,从校园环境、制度规范、精神文化等层面明确文化体系建设要求,从多个方面展开师范文化建设,致力于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师范院校要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中践行师范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教师人才,展现师范文化建设的传承和创新特色,为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崔英锦,徐亮.厚育大国良师:文化理性映照下高师院校的价值坚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04):17-22.

[2]董琪,董蓓菲.师范生的教师文化信念及其发展路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9(01):52-63+120-121.

[3]王娴娴,牛新春.赋权理论视角下公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与选择[J].教师教育学报,2023,10(01):59-68.

[4]田小枫.认证视域下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机遇、转向与路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21(05):56-61.

[5]张雪卿.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文化建设探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2):125-129.

[6]张炜,张万红.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框架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03):57-65.

Research on the Value Refle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Culture in the New Era

Wei Jing, Sun Fe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Heze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Heze 274015,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eacher culture has nourished generations of teachers with its rich connotations, becoming the spiritual guide of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work.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ltural system should aim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with the guidance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ully demonstrat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eacher education culture.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a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culture system in the new era, and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a teacher culture system,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reform; teacher education;normalculture; valuereflection; system;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