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恒 王欣欣 王睿华

[摘 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而设立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实现此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致使其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突出。因此,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势在必行。首先必须做好专业定位,这是制订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然后从校内、校外两个角度,从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活化实践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实践教学 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4-0142-02

我国高校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始于1993年,2004年开始正式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6年以后,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约有100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及方向,遍及全国各地。据统计,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近一半为综合类大学,艺术类院校所占比重也很高,近25%。另外,各高校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设在不同院系,所授学位也大不相同,以管理学学士学位为主。但是,目前情况是各高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定位不同,但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却出现很明显的雷同趋势,这样不利于各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重新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确保实践教学的切实有效,从校内、校外两个角度,从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活化实践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明确专业定位

由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同,也都有其比较突出的优势领域,各地对文化产业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高校所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为专业实践教学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适应优势产业的专业技能,为成功实现就业做充分准备。

以下将以北京、上海、西安和长沙为例,通过分析城市的优势产业,来确定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北京

北京作为首都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它在创意产业中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尤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品交易等行业位于全国领先地位。针对优势行业设置专门的培养方向,是明智之选。比如,北京电影学院开设文化经纪人专业,培养适应文艺演出和影视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上海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会展业发展水平质的飞跃。上海世博展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光大展览中心等10多所场馆先后建立,这些发展为上海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于会展业找准了方向,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能与社会需求产生良好的互动。

(三)西安

西安文化资源丰富,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展示珍贵文物、秀丽的园林景观等,被誉为博物馆之城。近年来,西安文化旅游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应该将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文物保护等作为重点方向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特长能力以适应其优势行业的发展。

(四)长沙

芒果TV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南长沙的电视产业的辉煌。目前,长沙的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急缺拥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兼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湖南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应该顺应电视广播产业的发展大势,定位于培养相关优秀人才。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常规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配套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专业定位的不同需求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增加实际应用经验。

(一)基础通识课程

在文化产业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创意学和文化经济学等入门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套开展实践教学,成立各个兴趣实践小组,如文化旅游兴趣小组、市场营销兴趣小组、创意策划兴趣小组等,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协作、交流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此专业深入研究的兴趣。

(二)相关技能课程

完成文化产业通识课程之后,学生要开始具体的专业技能学习,如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广告、创意设计等。这一类的课程以课堂案例教学、分组交流等方式开展,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可以安排其他实践内容配合相关课程的进度,如会展策划、会展服务与现场管理课程,可以在教学计划中预留一周交给学生,在文化产业实验室策划一场主题会展,学生自主选题、分工、制订阶段性目标等各项工作,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实践,解决各项突发事件,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专业技能的高效把握。

三、活化实践教学形式

(一)假期实地调查

文化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对文化消费状况分析研究进而采取措施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其中,对各地文化消费实际状况的认识是从教材中难以获取的,数据可能过于陈旧,不能代表地区具体情况,为了了解地区文化消费状况的第一手数据,需要开展实地调查。比如假期举办一次“某城市文化消费状况调查”,首先要做的是: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筛选,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然后,从中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客观分析并发现问题;最后,针对现存问题,应用我们所学知识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得当地文化消费状况的一手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性,提高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方位能力,它是一种高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设置相关研究基金

配合创意设计和广告学的课程学习,与当地企业合作举办一场创意设计大赛,为企业某产品设计海报招贴,最后由企业资深广告设计师组成的评审团给予综合评判,选取前三名颁发奖章和奖金。通过校企合作这种形式设置研究基金、举办大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技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热情,同时为他们创造了与相关企业互动的机会,为其就业增加了竞争优势,将成为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敲门砖。

(三)邀请专家讲座

聘请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授课或进行讲座是学研结合的一种普遍形式。通过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为他们的学习研究和就业指引方向。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2010年10月17号邀请胡惠林教授到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设了一次以“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社会建设”为主题的讲座。这种专家讲座的方式,有利于扩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明确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以激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向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看齐。

(四)创造多样化实习机会

学生的实习应循序渐进,贯穿始终。从一年级的参观、座谈等认知实习,二、三年级的岗位技能实习,到毕业前的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依次开展。

一年级进行认知实习,老师创造机会带学生到当地文化局、文化展馆等政府文化部门参观或去当地知名文化企业参观,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考察中了解什幺是文化产业以及其运作流程,从产品的创意、生产、营销到消费者的使用、反馈意见处理以及再开发等整个产业链循环,增强学生对文化产业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与工作人员交流、请教,让同学们对文化市场经营状况和政府文化部门工作有一个亲身感知;在学习了一定专业技能后,二、三年级开展技能实习,让学生到学校的合作企事业单位实习,利用前边提到的基金、竞赛项目,让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应用到市场上,并让学生参与其他工作,应用和提高所学的专业技能;经历了充分的理论教育与实习锻炼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然后进行毕业实习,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定位和职业兴趣,寻找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完成这次实习,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结语

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各高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优势产业并结合自身特色,做好专业定位,然后从校内、校外两个角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活化实践教学形式,重新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实践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渊明,浙江传媒学院“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课题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业学科建设分析报告[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2):169-194.

[2] 周全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组教学模式初探[J].天中学刊,2010(4):138.

[3] 孙卫,崔范明,侯凯.美国一流商学院管理类本科生实践环节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89-92.

[4] 康青林.关于文化产业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2(309):134-135.

[5] 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50-5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