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舒全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重新泛起,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历史观。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互联网的广泛渗入、教师的不当言论和校园内外的频繁互动等途径在高校广泛传播。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传播途径;应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14-03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成为当前影响人们的主要社会思潮。特别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稳定的大学生来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最直接的影响者,同时也容易成为各种思潮新的传播者,因此,他们是敌对势力重点潜移默化的对象。”[1]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途径的分析存在明显不足。笔者认为,对此应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途径

了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通过哪些途径与方法来影响大学生的,才能为高校有效抵制与引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切入点,才能有效阻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一)互联网的广泛渗入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功能越来越强大的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知识获取方面,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生活已成为他们现实生活的主要补充。他们通过网络获得资讯,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休闲娱乐、购物和表达情感。对他们来说,虚拟世界已不再虚拟,虚拟世界俨然已成为崭新的现实空间。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也借助网络广泛传播,寻找其受众。“网络新媒体也正在成为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积极抢占的舆论阵地。”[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蔓延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来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博客论坛、学术讨论等形式对中国的近现代史进行解读,通过这些新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稳定,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蛊惑与影响,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得出错误的结论判断。由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这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能在大学生之间快速且广泛地传播。

(二)教师的不当言论

高校教师在课上课下的言论对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也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知识权威。课上课下教师的言论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言论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是思想的载体、知识的化身。教师的言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一些高校教师由于自身的不当言论而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载体。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不仅仅是大学生,高校教师也同样受其影响,有的高校教师甚至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者。一些高校教师由于缺乏认真的态度与责任感,将自己所接受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随意地灌输给大学生,或者以学术讨论的名义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重新评论,这表面上看起来客观,实则错误。而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批判精神与独立的判断能力,更多地只能是接受教师的观点看法。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这种影响往往是长期的、不容易改变的。如今,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网络空间,学生们成了教师网络空间的主要关注者。一些教师在这些网络空间中所发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从这可以看出,教师的一些不当言论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校园内外的频繁互动

今天的大学校园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成了一个与校园外的社会频繁互动、相互嵌合的微型社会。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的社会人员在这里工作,如食堂、超市、书店的工作人员等。很多商家也把大学生当做重要的客户,定期到大学校园进行促销活动。大学生也经常会在校内和校外做兼职进行社会实践。这些都促进了大学生与校外人员的交流与互动。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校园内外的频繁互动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客观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理论与现实更好地结合起来。但同时,校园内外的这种互动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校园内工作的社会人员比较杂,有些社会人员很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否定历史,否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大学生在与这些人接触时,会受到这些人的影响,从而对历史与现实做出错误的判断。还有些社会人员由于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在与大学生互动时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载体。

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对策

要想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途径入手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这可以从加强网络监管、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网络监管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网络途径在高校广泛传播,加强网络监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手段。之前,网络世界一直被认为是虚拟世界,似乎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绝对的自由,而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里随意塑造自己的全新形象,甚至是随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欲望。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虚拟世界已经与现实世界连为一体。网络世界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生活到工作,从购物到休闲,可以说网络成了人们有效沟通的工具。今天的虚拟世界已不再虚拟,它是现实世界的有效延伸。加强对网络世界的监管与引导,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通过网络言论、上传影视作品和视频资料来传播其思想的。网络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上传的各种资料进行评定并定期严查,对于假借影视作品来传播其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视频资料要加以清理,对在论坛、微博、微信发表历史虚无主义主张的文字资料也要及时清除。同时,在监管中也要注意一个尺度问题,不能阻碍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而只能对蓄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加以限制。在清除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同时,也要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此来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世界的影响,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

(二)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

教师的不当言论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载体。可见,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是阻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有效方式。自古教师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其在教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论对学生影响极大,一旦教师接受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思想主张,这会对学生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师的辨别能力和言论责任意识对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学习者形成对历史过程的认知和记忆,还要激发学习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并使学习者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分析认识能力。”[3]对高校教师而言,要加强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让教师形成科学的历史观,能够自觉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主张。同时,也要让广大高校教师明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其在中国重新泛起的原因,这种思潮对中国社会、对大学生会造成那些危害,以此来增强教师的言论责任。通过提高教师的言论责任意识,教师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言论,对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鉴别的东西,教师就不会轻易地向学生讲授,这也是一种对学生前途负责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就不会再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载体,从而起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作用。

(三)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内外人员的互动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途径。这种互动主要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传播其思想提供了渠道。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重要举措。课堂之外,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校园里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校园的文化氛围。这种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气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塑造出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被不断地消解,其影响会被不断地消除。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例如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红歌比赛、爱国主义征文评比和演讲活动,可以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校园内举办的各种商业活动也要注意体现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要做好调研,了解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看法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并适时做出调整。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传播,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 参 考 文 献 ]

[1] 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2(4).

[2] 李艳艳.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7).

[3]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