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学 唐正

[摘 要]作为现代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表现出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但教育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不变,这对科学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从微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入手,通过比较自媒体与政务媒体的主客体关系和实践过程,总结政务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可预见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1-0015-03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特质及其关系的把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的逻辑起点。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日趋弱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给高校政务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将政务媒体放到整个新媒体行业发展背景下去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质和关系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遵循基本的实践过程和特征,即包括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媒介系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改造是在强制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完成的,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交互方式、思维方式、存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不仅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或载体,它还创造了一个区别于传统世界的新的生活社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过程与规律、途径与方法均表现出异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就指出现实的人具有两重存在, 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同时人的自然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存在, 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存在。在新媒体环境下,现实的人就是以一种区别于自然存在的社会存在,他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与现实世界有天壤之别。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使得新媒体成为一种主体性的、互动性的、系统性的、复杂性的社会工程。[1]在这种条件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呈现“多维化”和“不可控性”特征,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社交和互动交流需求,具有多重身份和性格,规则约束性降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则呈现“模糊化”的表象,为了获得教育客体的身份认可,教育主体更多是以网络虚拟形象或者以新媒体产品的形式存在。新媒体本身的社交互动性非常强,加之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性的存在,使得教育主客体的自然属性降低,从而被赋予更多异于真实世界的社会属性和标签。此外,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新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媒介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新媒体出现“一体化”趋势,表现为新媒体产品或内容既蕴藏着教育主体的主观思想和目的,同时也发挥了媒介的作用特性,这种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使得其本身的主体性降低。

(二)教育主客体地位和关系不变

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与自决性使得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特质更加凸显,表现为教育客体在教育中参与的自由权、信息选择的自决权、价值认同的自主权、信息反馈的主动权等。[2]这导致在学术界出现了“客体论”、“双主体论”、“学生单一主体论”等过分强调客体地位,忽略和降低主体作用的论点。[3]

从实践对立统一的规律来分析,教育主客体是存在内在矛盾的,思想教育是一种人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或者情绪进行改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势必会对教育客体的原有思想产生冲击而引发思想矛盾和冲突。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看,教育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发起的指向性活动,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都是针对教育客体的,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客体属性没有变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双向互动特点,一方面,教育主体不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过新媒体媒介作用于教育客体,这从表面上弱化了教育主体的直接教育职能;二是新媒体媒介的双向互动性从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教育客体的“反哺”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所谓的“反哺”作用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即互动虽然是双向的,但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主动性,一旦教育者中断互动,则受教育者基本不存在主动进行互动的可能性。另外,虽然在新媒体时代,教育主体更多地依靠媒体间接对教育客体完成教育过程,但媒体的产物却仍然源自教育主体的主观意识和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仍居于教育过程的主导方面,性质没有变;受教育者仍居于教育的从属方面,这一点性质也没有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就没有改变。

二、从主客体关系角度分析高校政务媒体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新媒体形式中,微信和微博是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类型。微博的特点是开放性、强互动性、弱关系性,而微信的特点是精准传播、内容核心、强关系性,这使得微信公号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团队公布的2016年《中国自媒体发展报告》结果,在TOP100公众号中,自媒体占比达82%,党政类仅占2%。在TOP100自媒体中,大众生活类(娱乐、文化、情感)占比过半,高校的政务微信公号与自媒体微信公号的差距明显。从网络世界的大环境看,由于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和网络传播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避开其他媒体存在而独立进行,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自媒体与政务媒体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从本质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客体的一般内在需求,这是实现目标“教育客体”参与教育实践过程的前提

在清博指数发布的《2015年度500强文章解读|独家》中,39%的文章为幽默搞笑类,18%的文章为心灵鸡汤类,13%的文章为时政热点,深度文章占9%。可见,大众对于新媒体的主要需求为个人情感及社会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主要是第三层次的感情和归宿需求及第四层次的社会需求。这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满足教育客体对于新媒体的这些一般内在需求为前提,否则就无法吸引教育客体主动参与教育实践过程。

(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产出内容的现代性转化,这是“教育客体”能否接受教育的关键

“现代性”可以理解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性质或品质, 以及人们对这些特殊性质或品质所获得的某种体验。[4]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资本或文化商品,所不同的是,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除了具有文化商品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的精英化和政治化与新媒体的大众化和娱乐化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的现代性转化是这种特殊形式的文化产品融入“教育客体”网络生活的关键。一般认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应具有三大主要特征——世俗化、理性化、开放化。[5]世俗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以一种平等性的姿态与学生对话;理性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要有理有据,使学生有获得感,能引起共鸣;开放化意味着新媒体思想教育内容在主流价值观方面要具有包容性,擅于求同存异。

(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作为自我教育实践过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产品的输出就代表教育实践过程的完结,由于高校政务媒体的产出内容代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这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或用户期望是不相符的,有时甚至是相违背的,这就使得主客体关系矛盾更加突出,与之相呼应的也存在合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这种冲突合作关系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和自我实现。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价值和根本目的的实现,并最终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6]如何在学生新媒体自我教育这一主体实践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和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也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根本目的。自我教育具有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基本特征。[7]由此带来的启示有,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产品创作中;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格化情感体验,通过自我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四)自媒体的成功经验给政务媒体实践操作层面的启发意义

以商业为目的的自媒体与以教育为目的的政务媒体具有很多共性,比如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来吸引“用户”,都需要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完成实践目的等。因此,自媒体和政务媒体在争取“用户”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从用户需求来看,用户对自媒体和政务媒体的需求存在差异,自媒体和政务媒体这种竞争互补的关系使得自媒体的发展对政务媒体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第一,自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高。经过自媒体的草长期和自我淘汰之后,目前成熟的自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原本具有较强自媒体经验的媒体人以及由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的人员,其熟知新媒体传播规律,媒体专业素质高。

第二,自媒体“用户至上”的思维引领了新媒体行业发展。自媒体在实践过程中履行的是用户思维,即以目标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反过来产出用户需求的内容,进而完成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馈、修正。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产出内容上看,自媒体的垂直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自媒体公众号依靠精准的分类推送,高质量、高比例的原创内容,使得自媒体的用户群体分类更加精细化,这就使得用户很容易与自媒体建立一种黏性较高的信任关系;二是从自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上看,自媒体呈现去中心化、服务化、社群化、脱媒化发展,这种开放式、跨平台的体验模式使得自媒体对用户的服务性更强,交流互动更广泛和亲密,也为自媒体的价值变现提供技术基础;三是以“网红”为代表的个性化传播预示着大众的需求变化,即更直观的传播形态,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更多样化的内容。

第三,自媒体如何实现用户需求与商业推广的有机统一,为政务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如今,自媒体已从最初的内容传播者发展到现在通过内容实现广告、服务的商业价值以及行业价值,主要表现有:一是O2O营销模式的广泛应用。即把线下的用户吸引到公众平台,再从公众平台把用户拉到线下消费,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在提高用户粘性和关注度方面具有普适性。二是大数据对媒体的全面渗透。大数据可以帮助自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服务,同时,在新闻、舆情的分析、表达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群媒体成为实现用户个人价值的试验场。在自媒体垂直化发展背的景下,社群、联盟等群媒体媒介价值被激活,同时,社群又具有组织性,容易让人产生使命感、归属感。社群通过内容吸引群成员,而内容又是由群成员共同产生,这种内容生产方式决定了群媒体具有极强的自我价值实现功能。可以预见,社群化的自我教育将成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语

总之,政务媒体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摈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工作思维,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认清实践本质,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加强用户群体研究,才能使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与教育客体的内在需求相统一,真正实现教育主体的教育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唐魁玉.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属性看互联网社会工程[J].科学学研究,2008(6):48-50.

[2] 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 刘书林,高永.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及其主客体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97-99.

[4]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25-32.

[5] 黄相怀,陈胜震.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社会科学家,2003(9):22-25.

[6] 张东亮.建构与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冲突与合作[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0.

[7] 冯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言,2004(3):76-78.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