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凤荣 李明 毕红霞

[摘 要]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参与。文章以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代表性群体,对156位研究生到“三农”领域就业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就业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三农”领域就业的意愿整体较高;专业忠诚度、课程影响度、专业兴趣爱好和地方经济状况对就业意愿具有显着影响。为稳步提升高素质人才到“三农”领域的就业意愿,文章提出要强化耕读教育和思政教育,坚定研究生服务“三农”的信念;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构建就业保障机制,坚定学生的专业初心。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人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4-0118-05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文件,其中提到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农村基层就业。各地也出台了多种招才引智政策,以解决“三农”领域人才稀缺的问题。在“三农”人才的培养体系中,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因其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成为乡村振兴人力资本培养的主战场,其培养的农科类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农科类大学生也具备能够正确地认识、接受和宣传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和政策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他们经过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学习,能够系统和完整地掌握涉农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引导和带动当地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提高当地农民的认知水平和劳动技能。

但经调查发现,现代化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仍非常明显,大部分农业专业毕业生的首选还是留在城市发展[1],乡村振兴的人才供求矛盾仍较为突出。有研究显示,近年来,农业院校毕业生每年选择在涉农领域就业的平均比例为32.6%,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平均比例为5.9%[2]。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和促进农科人才知农、爱农、为农,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三农”人才供求关系失衡等问题,是当前传统农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

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三农”领域中高素质人才的典型代表和中坚力量,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农村就业服务“三农”,不但直接影响着“三农”人才的供求关系,而且影响着人才供给的质量与结构。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坚守专业初心,坚定服务“三农”的信念,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与变量设置

文章以“三农”领域就业意愿为因变量,与调查问卷中“乡村振兴背景下,你是否愿意响应号召在‘三农领域就业”这一问题相对应,将“愿意”选项赋值为0,“不愿意”赋值为1。同时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10个自变量,涵盖了学生个人特征、学业影响、就业区域影响和家庭影响等4个方面(见表1)。

1.个人特征。一是性别。一般而言,男生更偏向于挑战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环境则没有过高的要求;相较女生而言,男生更有可能选择到“三农”领域就业,但是为了生活、为了日后的养家糊口,男性选择到收入高的大城市就业的可能性更大。二是家庭所在地。回到家庭所在地工作是学生选择就业地点的意向之一,因为在家乡有更熟悉的社会环境和人脉,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回到家乡,比如家庭居住地处于县级或地级城市的学生,他们选择回家就业的意愿比较低。故而做出假设:家庭所在地越接近农村的学生,其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就越高,但性别对到农村就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学业影响。首先是专业忠诚度。问卷中以“毕业后是否希望继续从事所学专业”来度量。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农业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若学生十分热爱该专业,则学生毕业后考虑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就更强。其次是专业影响度。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也会影响就业的意向。如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程度越高,那幺其选择继续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的可能性就越高。再次是课程影响度。课程影响度与专业影响度类似,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愿望,也能够增强学生到农业领域就业的意愿。最后是专业兴趣。一个人的兴趣往往会激发探索欲,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比较高,那幺其选择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可假设:专业忠诚度、专业影响度、课程影响度、专业兴趣等对学生选择在农业领域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3. 就业区域影响。一是地方经济状况。地方经济状况能够反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往往越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二是地方人才政策。近年来,很多地方出台了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很多地区被视为高层次人才。人才政策的完善和良好的待遇是吸引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假设:地方经济越发达,“三农”人才政策待遇越优厚,“三农”领域的就业情况就越好。

4. 家庭影响。一是家庭规划。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考虑到父母的居住地以及配偶的工作地。二是父母的工作类型。父母的工作经历会对孩子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导毕业生进入或远离该行业。有研究表明,部分父母期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就职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的父母鼓励自己的孩子留在城市工作。由此可假设:越注重家庭的毕业生,其选择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可能性就越低;父母的工作类型与农业领域越相关,则毕业生在该领域就业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笔者通过问卷星发布网络问卷进行线上调查,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向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的160名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发放了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样本有效率为97.5%(见表2)。

调查对象中,大一年级有48人,大二年级有108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0.77%和69.23%。根据调查结果,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较高,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受访者占总调查人数的82.05%;反之,不愿意的有28人,占比17.95%。

(三)模型构建

笔者将是否愿意到农业领域就业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类,因此,本模型中引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表达式为:

ln[p1-p=b0+b1x1+b2x2+…+bnxn+ε]

上式中,P代表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概率,[b0]为常数项,[b1]、[b2]…[bn]为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x1]、[x2]…[xn]为解释变量,[ε]为随机误差。

二、 高素质农业人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运用Stata20.0软件,对156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值为-56.444778,无效假设检验P值(Prob> chi2 = 0.0002)小于0.05,说明模型的解释力较好,可以纳入模型中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在10个影响因素中,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专业忠诚度系数回归结果具有显着性;在0.1的显着性水平下,课程影响度、专业兴趣爱好和地方经济状况的系数回归结果具有显着性,表明上述4个因素对“三农”领域就业意愿有显着影响。性别、家庭所在地、专业影响度、地方人才政策、家庭规划和父母工作类型等6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不具有显着性,说明这6个因素对“三农”领域就业意愿的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4个显着性影响因素中的专业忠诚度、课程影响度和专业兴趣爱好3个因素均属于学业影响范围,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结论与假设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是专业忠诚度方面。专业忠诚度的回归结果的显着性程度最高,说明专业忠诚度对“三农”领域就业意愿的影响相对其他因素来讲更大。调查结果显示,有91人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占总调查人数的58.33%。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一旦决定报考某专业的研究生,意味着认可该专业及其就业方向,如果毕业以后不从事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则增加了学生的机会成本。因此,硕士研究生在就业选择时不会轻易选择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专业忠诚度远高于本科毕业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选择时仍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二是课程影响度方面。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更注重专业性,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更是兼具了专业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查阅所调查的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可知,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涉农行业的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到农业领域就业。三是专业兴趣爱好方面。专业兴趣与专业认同感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爱好往往会激发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欲望。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择报考该专业时也许会有多方面的考虑,但调查结果显示,有55位研究生认为专业兴趣爱好对就业选择有重要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35.26%;认为有一定影响的有9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1.54%,说明学生较为认同专业兴趣爱好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在就业意愿的显着性影响因素中,地方经济状况与上述3个影响因素不同,得到的回归系数为-0.983,说明影响因素与就业意愿负相关,即地方经济状况越差,则学生选择在农业领域就业的意愿就越强。该回归结果与原假设的论述相反。一般而言,农业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与地区经济水平成反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程度越高,农业占地区经济的比重就越小。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限制了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才能的发挥,有的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要服务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到农村去,那里才能实现学业价值和人生价值。因此,地方经济状况越差,学生到农业领域就业的意愿就越高,恰恰说明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说明了农业专业学生的离农、悖农倾向得到有效改观。本次调查中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愿意到农业领域就业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82.05%就是有力的证明。

三、促进高素质农业人才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耕读教育和思政教育,坚定研究生服务“三农”的信念

如果学生没有服务“三农”的情怀,没有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幺就很难做好“三农”工作[3]。因此,在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更应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去学农、知农、爱农,真正肩负起中华民族“大国三农”的新希望、新使命。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高校可以将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作为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具有“三农”特色的大思政格局[4]。

(二)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也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实践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更深刻的体验,因此,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实施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学生的专业初心。预计未来30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高校不仅要在社会地位认同、个人价值认同、基层职业认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势必会对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做出客观的判断[5]。

(三)构建就业保障机制,坚定学生的专业初心

农村的现实资源与城市相比差异较大,这决定了“三农”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可能通过自身运作而完成,人力资源配置尤其如此。虽然调查显示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愿意在经济状况欠发达的农村就业,但是要长期留住人才还需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完善高素质人才的晋升机制和全方位的生活保障机制等,这就需要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机会和优惠投入到农村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四、结语

文章对156位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农”领域的就业意愿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就业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三农”领域的就业意愿整体较高;专业忠诚度、课程影响度、专业兴趣爱好和地方经济状况对就业意愿具有显着影响。为稳步提升高素质人才到“三农”领域就业的意愿,文章提出要强化耕读教育和思政教育,坚定研究生服务“三农”的信念;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构建就业保障机制,坚定学生的专业初心。

[ 参 考 文 献 ]

[1] 贺华良,薛进,邱林,等.“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机遇与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5):22-27.

[2] 代兴梅.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林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3] 周靓,姜晓春,唐赫.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及实践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21(5):60-64.

[4] 周维维.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实施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5):15-21.

[5] 高亚文,梅星星.乡村振兴基层人才需求与地方农林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逻辑契合的实现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0(4):15-24.

[责任编辑:吴雪强]